本报记者 周映夏 王云 通讯员 曹水和
■2022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增长11.8%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2年是卫生健康发展和抗击新冠疫情极为重要及关键的一年。去年,我市加强防疫能力建设,平稳渡过感染高峰、门急诊高峰和重症救治高峰,构筑起抗击疫情、救治生命的坚固防线。疫情防控“六个一”经验做法获国务院表扬,“01·13”疫情处置经验获全省推广;加快构建完善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我市细化出台了“十四五”规划、推广三明经验、高水平医院建设、区域中心医院建设等方案。市人民医院成为省第二批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市属三大医院在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取得佳绩,三乡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入选全省典型案例,创新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制度获评2021年度全省医改十大改革创新典型。
去年,我市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增加到1280个(增长11.8%),病床增加到16994张(增长2.9%)。着力推动临床专科建设和研究攻关,新增省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
在高水平推进全人群健康服务行动方面,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9.3%,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建设试点地市。全面推进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免费开展早诊早治项目,结直肠癌、慢阻肺、鼻咽癌、肝癌筛查1.77万人次,为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近2万人次,开展妇女“两癌”免费筛查2.51万人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提高到89.59元。中山连续28年蝉联“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全市6个镇街通过“国家卫生镇”复审。
■2023年继续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梁卫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3年是中山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今年,我市将继续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市中医院综合楼等重点项目动工;加快区域中心医院建设,力争年内建成2家区域中心医院;推动市口腔医院独立设置,做大做强市骨科医院和市康复医院,支持新三乡医院与高水平医院合作;推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深化市人民医院与黄圃人民医院合作共建;全力推动基层医疗改革,力争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新增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推荐标准。
梁卫华表示,今年我市将办好“市民生实事”,牵头办理“促进老年人健康养老”;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建设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推进老龄健康,力争85%以上的基层医疗机构创建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23个以上市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加大力度建设高水平中医医院,启动全省中医经典病房建设试点;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项目建设,打造中医治未病“香山模式”,打造中西医“旗舰医院”“旗舰科室”;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加快提升中医药科研能力,做好中医医疗质量控制管理。
会议安排市人民医院、市疾控中心、石岐苏华赞医院(市康复医院)、市卫生健康局三乡分局等4家单位围绕高质量发展作了交流发言,并向部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镇街和医院颁发了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