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智药业集团扎根中山已整整30年了,企业从小到大,一步一个脚印,已成长为一家集中药饮片、中成药、健康食品的研发、生产、批发及连锁零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本报记者 何腾江 王云
■技术赋能,建设科研平台24个
创立于1993年的中智药业,是一家在中山市民心目中拥有一定知名度的本土企业。在中山的街头巷尾,人们总能看见中智药业明星子公司——中智大药房的身影。该企业仅在中山就布局了500多家连锁药房门店。
中智药业集团副总裁乔卫林介绍,中智药业集团拥有草晶华、恒生药业、中智大药房等十家子公司,以及44个中药材生态溯源种植基地,药品从源头的生产,到研发、经营,以及后期的销售,已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作为中药破壁饮片的标准制订者和广东省唯一试点生产企业,中智药业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致力于通过中药破壁饮片的开发与应用推动中药饮片的传承创新以及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
“从中药材的种子、种苗开始,到生产基地,科学种植,产业加工,储存、运输、深加工,到最终形成产品,临床应用,中智药业整个过程都建立标准化作业体系。”乔卫林透露,中智药业每年投入几千万元做产品研发,目前已获批准建设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中药破壁饮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中药破壁饮片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省、市科研平台24个。
记者了解到,去年8月,中智药业集团还与澳门科技大学签署了校企产学研合作协议书,双方共同建立了“澳门科技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智药业集团中药质量研究联合实验室”。
在技术赋能之下,中智药业连续多年已实现产业化的“草晶华”中药破壁草本平均复合增长率超20%,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量。同时,中智药业积极开展克咳片、银黄颗粒等产品的二次开发研究,将进一步发挥中智药业科研平台优势和人才特长,强化科技赋能,有力推动中智药业的中成药大品种培育。
■做大市场,全年营收力争增30%
“当下的重点工作,既要做好业务的开拓和产品的二次开发,还要做好新工厂的建设。”乔卫林透露,集团全资子公司——恒生药业扩产新建项目日前已动工。项目占地33亩,项目达产后有望实现年营收6.8亿元以上,将打造成为现代中成药生产基地,建设内容包括智能化中药提取车间、自动化制剂车间、智能化自动仓储、数据化检测大楼。
乔卫林介绍,恒生项目原计划选址外地,2022年在市里稳商政策的感召下,毅然改变计划,选择回到中山扎根发展。“目前的营商环境比以前改进非常多,办事的效率也高,政府响应企业的速度非常快,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乔卫林感慨道。
记者注意到,当火炬开发区了解到中智药业增资扩产的需求后,靠前服务、精准对接、密切跟踪,各部门协同发力,横向破解项目“梗阻”。在中山健康基地的重点项目专员跟进之后,由“企业跑”到“政府跑”,用心贴心服务,恒生药业的增资扩产项目最终实现“拿地即动工”,再次彰显“火炬速度”。
“我们预计今年之内完成主体工程的封顶工作,以及设备的进场和安装。”乔卫林告诉记者,恒生药业扩产项目建成后,计划将现有59个中成药处方药、OTC品种集聚在火炬开发区产业化,有利于中药产业向火炬开发区集聚发展。
乔卫林表示,对于中智药业来说,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定要把产品的市场份额做起来,实现良性发展;对品牌的宣传要加大力度,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对产品持续进行二次开发,研究新的产品。“年初已设定了目标,我们还是要高增长,目标还是要将业务做大。今年一季度的经营业绩稳步增长,全年营收力争增长30%以上。”乔卫林说。
今天的增资扩产,将为明天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站在新的起点上,中智药业定下发展目标:力争做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