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共有5家企业、2所院校备案,可自主开展内部人员的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操作员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本报记者 江慎诺 通讯员 吴森豪
为机器人“看病诊脉”,着力培育数字技工
32名考生当中,有一位女性引人注意。来自中山立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李庆梅熟练地开展着工业机器人的故障检修工作,并详细将发现的问题、解决思路记录在试卷上。“技多不压身!我们公司鼓励大家多学技能、多考证,跟上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李庆梅介绍,本次该公司共有11名技工主动报名。
据悉,中山立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餐桌、餐椅、卫浴等家用钢铁器具及其相关制品,在步入数字化转型升级浪潮之前,打磨、抛光、搬运、喷涂等环节全部靠人工完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提出新的需求,我们需要不断提升技能才能适应公司发展需要。并且拿到这个证书不仅能享受政府人才补贴,我们的薪资待遇也会得到相应提升。”李庆梅说。
当前,中山正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谋求高质量发展,尤其需要技能人才的强力支撑。为提高企业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技术水平,加快培养工业机器人领域紧缺人才,推动智能制造企业技能人才的建设,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不断建立完善工业机器人相关技能人才的培训、评价、使用、激励的机制,让人才发展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含金量很高,用人单位普遍认可。拿了证的中级工就可以享受1500元的补贴。在不同的地方,政府还提供积分入户、住房补贴、工资补贴等福利,有的甚至加码补贴力度。”广东省机器人协会执行会长任玉桐表示,只要工业机器人运用越广泛,对其相关岗位的需求就会增加,尤其是在广东坚持“制造业”当家的大背景下,对相关技能人才的需求必然会增加。
目前,我市有两家机构成为省级社评组织的考点,可面向社会开展工业机器人运维员的技能等级认定,中山伊登高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就是其中之一。“原来一条五六十人的人工产线改成自动化产线以后,一般只需要五六人负责设备操作和维护。这就充分说明技工的需求市场会不断增加、数量也会增多。”中山伊登高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负责人胡进表示,推动普通技工向数字技工转型升级是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题中之义。
35个职业(工种)可通过社评组织开展技能等级认定
目前,我市有5家企业、2所院校备案可自主开展内部人员的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操作员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由于每家企业中该新职业的从业人员不多,企业自主培养和评价存在一定难度,更需要借助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的力量来补充。”中山市人力资源考试院副院长刘炜韦介绍,本次是首次将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引进中山开设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考点,将切实方便我市从业人员就近参加评价,是相关行业技能人才提升技能、享受人才待遇、畅通职业发展通道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市共有35个职业(工种)可通过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展技能等级认定,包括数字技能的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互联网营销师、网络信息与安全管理员,现代服务业的中式烹调师、健康管理师、保育师、园林绿化工,制造业的电工、铣工、汽车维修工、电梯安装维修工等,有效满足我市各行各业的技能人才发展需求。“光是去年我市就有超过5000人次经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评价后获证,享受相关人才待遇。”刘炜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