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口中,他是无所不能的“机器猫”,科学课上用的教具全都是自己设计制作,枯燥难懂的科学课,在他的演示下总能变得有趣活泼……就是这样一个科学老师,十多年来已制作出了“固体热胀冷缩演示仪”“斜面特点探究仪”“风能、太阳能、热能、光能发电演示仪”等30多个教具,其中3个荣获国家一等奖,7个荣获广东省一等奖。2012年他被评为“全国自制教具能手”,前不久他又获评2023年中山市“最美科技工作者”。
本报记者 王蔚然
■能提高教学效果,工作就有价值
穿着格子衬衫,戴着方框眼镜……初见胡天用时,他俨然一副标准工科男的装扮,虽说不善言辞,但讨论起自己创作的教具时,他眼睛发亮,满是喜悦和幸福。
胡天用是广东韶关人,1997年,20岁的他从中山师范毕业后进入小榄镇东升小学成为一名数学教师,由于学校人手不够,他兼职做了科学老师,主要负责全校的科学课教学任务和实验室管理工作。
那时的农村小学,很难找到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具,在胡天用的印象里,除了简单的几个烧杯、标本,就没有其他的了,也是那时,他萌生了自制教具的想法。
“一开始,我会将一些废旧物品进行回收、拆解,再根据教材进行组装设计。旧风扇、儿童玩具、旧手机等看似无用的东西,都可能出现在我的自制教具中,后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尝试、实践,我的研究和设计也更加完善,更符合学生们的学习要求。”胡天用表示,自制教具虽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它能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把枯燥的教学内容趣味化,这样就能提高教学效果,这个工作就有价值。
据统计,从2005年开始到现在,胡天用已经制作出了“固体热胀冷缩演示仪”“斜面特点探究仪”“风能、太阳能、热能、光能发电演示仪”等30多个教具,其中3个荣获国家一等奖,7个荣获广东省一等奖。
■科学研究重在引导,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胡老师,城里的电梯突然掉下去了怎么办?我们做个不怕坠电梯的发明吧!”
“胡老师,最近我看到车子坠河的新闻好害怕呀,能不能设计一个自动开窗装置呀?”
……
在胡天用的课堂上,孩子们稀奇古怪的想法,都会被听见、被尊重,胡天用会和大家一起查资料、找材料、做模型,用实际行动呵护孩子们的“科学梦”。
“求学时,因家庭条件无法实现大学梦,不得已选择了能早就业的师范普师专业,是乡村小学给了我展示才华的平台,让我成为了科学专职教师,尽情地发光发热。”胡天用告诉记者,无论是在之前的东升小学,还是现在的裕民小学,乡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和向往,都是支撑着他走下去的动力。
时常有人说,现在学校的教学条件好了,实验室里不缺教学仪器和教学器材,就不用自制教具了,但胡天用却不以为意,在他看来,只有充分了解孩子们的需求、结合教学实际制作的自制教具,才能真的为教学作辅助,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引导,要带动孩子们一起,把科学创新的理念传承下去。
所以只要有空,胡天用都会带着学生一起做仪器和探索,他希望以此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在胡天用的带动下,学校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也越来越强,每年科技节,不用老师督促,学生们都会自制一些小作品,他指导的学生也多次获得省、市学具类竞赛一等奖。
让学生们爱上科学,勤于动手勤于动脑,用探究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是胡天用的期许。“未来,我也将继续科技创新,创造更多更好更实用的教具,并且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其他老师,努力为中山的实验教学贡献力量。”胡天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