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江慎诺
■“门前三包”示范街整洁又有序
“这附近干净整洁好多!道路看起来宽敞了不少。”喜欢到龙腾路附近购买小吃的女青年小肖说。
6月6日,记者在龙腾路上看到,原本龙腾路路口和莲兴路路口时常出没的流动摊贩已消失不见;原本杂乱无章、五花八门的广告牌也被一一拆除、规整;一条明亮的黄线从每个商铺门前“经过”,牢牢将摊位规设在指定的范围内;每根柱子上张贴着“门前三包”的宣传海报,引导商户与市民讲文明、树新风。
这些可喜的变化,龙腾路上的商铺工作人员梁姐都看在眼里。同时,她也遵守着“门前三包”的规定。“我们店每天凌晨一点钟关门,关门前我们都会将店内店外的卫生打扫干净了才走,周边其他商铺都是这样。”梁姐认为,“门前三包”是非常好的机制,“打扫干净了自己看着舒服,来购物的顾客也舒心和放心。”
■创新机制吸引多镇街观摩学习
龙腾路每个商铺门口都张贴着“门前三包”管理信息公示,上面不仅有“门前三包”相关知识,还详细介绍了石岐街道正在大力推行的“红、黄、绿”三级管理制度。
“这个制度主要通过‘日查、周巡、月评’的工作机制来实现。我们会在商家挂牌时首次巡查,如商家没有违规行为,就发放绿牌;有违规行为,我们劝诫后及时整改的就发黄牌;多次劝诫不改的就会被挂红牌,并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石岐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林儒浩介绍,他们在后续管理中将根据每日巡查情况,每月对商户“门前三包”红黄绿颜色实行动态调整。
“门前三包”管理信息公示上还有一个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后可清晰看到该商铺的责任主体详情、巡查明细等,市民群众可以通过该智能责任牌进行事件投诉、“随手拍”曝光不文明行为或市政设施损坏情况。这是石岐街道在“门前三包”推进工作中探索出的全新模式,吸引了东区街道、五桂山街道、西区街道等镇街组团前来学习。
林儒浩说,该举措是石岐街道前往苏州等城市学习后交出的学习成果,“这样不仅能够让‘门前三包’工作推进情况一目了然,督促商家‘自扫门前雪’,还能很好地激发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大家自发自主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