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3时,烈日高照,裕安村裕安路路口的一处番石榴种植园内,绿油油的石榴树整齐分布在田间地头。一株株树上挂满了穿着白色“衣裳”、大小不一的绿色果实。“每当果实长到枣子般大小时,我们便为它套上白色的袋子,主要是为了防虫。”正在田间来回穿梭检查果实的种植户梁炳超向一行人解释道。
38岁的梁炳超是裕安村本地人。10多年前,在外打工回来的他在村里的带动下开始种植番石榴。靠着20亩的番石榴地,这些年来他不仅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还养活了一家四口人。眼下,番石榴迎来每周1000公斤的丰产,但他却因不好卖而沮丧起来。“每年年初4元/公斤还供不应求,一到夏季市场形势却急转直下,如今收购价0.5元/公斤还难卖。”
事实上,梁炳超反映的是该村番石榴种植户普遍面临的情况。“目前村里大约有200户村民是番石榴种植户,销售渠道主要为中间商果贩上门收购。”裕安村党委委员、生产主任马广文介绍,村民种植的品种以台湾白肉番石榴为主,单果平均重0.3公斤,甜度高、爽脆。“番石榴有两季成熟期,年初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批发价一般可以卖到4元/公斤,且根本不用愁销路。七八九月份比较特殊,受替代性水果冲击,上园收购的果商少之又少,批发价直线下降至1元/公斤。这样低的价格给农户带来非常大的打击,除开人工、包装、打药、施肥等成本,农户基本不赚钱,管理不好甚至得亏损。”马广文说,中山日报社第八党支部作为裕安村结对帮扶单位,今年以来发挥媒体的优势在帮助该村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针对番石榴销售行情不好的情况,村委也是第一时间向报社反馈,希望能借助媒体的力量帮助果农拓宽番石榴的销路。
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您能为民众裕安村的番石榴种植户提供帮助,请拨打中山日报热线88881111与本报记者联系,或直接拨打裕安村党委委员、生产主任马广文电话(13790739993)与其联系。本报记者 袁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