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5版:专题 新闻列表
~~~——
~~~——
~~~——

 
2024年10 29
甲辰年九月廿七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5版 2024年10月29日 专题 扩展 收缩 默认

浪心古村:
藏身闹市 一砖一瓦古韵浓
浪心古村广府式排屋。
浪心古村袁氏宗祠门楣。
浪心古村俯瞰图。
浪心古村巷道。
  文物名片

  浪心古村是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宝安区石岩街道浪心社区浪心老村内。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清代中晚期建筑。古村落坐东向西,有祠堂、书室、民居、碉楼等组成,排列整齐,完善排水系统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其民居建筑风格多样,屋脊、山墙、门额等处装饰有灰塑或壁画,内涵丰富,为研究广府民系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2007年10月宝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

  在宝安区石岩街道的繁华都市里,有一处被誉为广府典范、古韵绵长的“宝藏级”古村——浪心古村。这里有深圳市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之一——浪心排屋,有百年书室——序西书室,还有勤劳淳朴的浪心人一代代扎根于此,生生不息的奋斗故事。

  ●都市里的世外桃源

  据史料记载,浪心村原来叫蓢芯村,这里自古以来依山傍水、良田肥沃、水草丰美。

  大隐隐于市。走进藏身于繁华商业区的浪心古村,仿佛来到世外桃源,那灰褐的外墙、斑驳的屋檐、流动的飞脊、精细的木雕,似乎在向后人娓娓讲述广府民系历史发展的进程。那始建于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典型广府古民居群——“排屋”,如同现代公寓一样整整齐齐户户相连、自然成排。大户人家祠堂门楣、柱角上的木雕、石刻历经数百年至今完好无损,古村里90岁老妪、近百岁老翁至今仍保留着古朴的生活习俗,让你感觉时光倒回。

  浪心古村是目前深圳市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之一,现存建筑风格多为清代中晚期至民国时期,古村整体坐东向西,排列整齐,是典型的广府式排屋村。2007年,浪心古村被列为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

  浪心古村建筑可分为祠堂、家塾、民居三大类。其中,祠堂有少华袁公祠、袁氏宗祠和曾氏熙寰公家祠3座。小巷深深、书室幽幽,家塾有序西书室1府,浪心先民世代勤耕苦读、在此启蒙、奋发向上。民居建筑多为三开间两进,一天井,一主屋布局。每列房屋中间由宽约1米的小巷相隔,其中前三排保存最好,屋顶上壁画和浮雕依然清晰可见。排屋墙体用砖、条石、灰砂和木材做材质,装饰着灰塑、壁画、木刻、石刻,图案有几何纹饰、花草鱼虫、八宝瑞兽、人物山水等,绘画优美、色调素雅。此外,还有石岩粮仓及碉楼、水井等,总面积11000多平方米。

  ●和睦相处的广府典范

  浪心也是和睦相处的广府典范。作为一个杂姓村落,浪心古村除了大姓袁氏,还居住着曾、黄、刘、叶、李、谢、潘等七姓族人。他们相处融洽,不管是大户人家的砖墙豪宅,还是平民百姓的土墙瓦屋,都遵循统一的规制,井然有序,自然成排成行。

  据当地居民曾华兴、袁鹏旺等多位老人回忆说,浪心古民居群中前三排原为袁氏家族所有,袁氏第九世祖自松岗楼村迁至乌石岩(今石岩),当时仅有“桑田半亩,瓦屋数椽”,饮食也只是“饘粥”(稠粥)而已,这样的日子过了许多年,原居住地已不够供养整个家族,于是又迁至阳台山下的蓢芯村(古村名,今浪心居民小组)。从第十四世起开始兴建房产,其后建有立中书室(现已被改建),进而有序西书室,延至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修少华袁公祠和袁氏宗祠,并立于古民居群的北侧,其后逐渐有南侧的古民居,最终形成现在的古民居群。

  大约同一时期,曾氏由沙井街道新桥迁来,定居于浪心,与袁氏为邻,留下数栋古民居和一座建于民国三十年的祠堂——熙寰公家祠,曾氏与其他姓氏如黄姓杂居于袁氏外围,这些民居在袁氏古民居东侧及南侧,即袁氏古民居的巷门之外。

  据介绍,浪心古村村落规模适中,布局整齐划一,排水设施完善,建筑材质丰富,文物建筑质量较好,其中少华袁公祠、浪心村袁氏宗祠为礼制类建筑,建筑内壁画、灰塑、石雕、木刻等保存较好,为研究当地古代建筑特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与此同时,浪心古村的清代建筑形制是考据中国建筑制度演变的重要实物载体。村落内的建筑为适应岭南炎热多雨、潮湿、台风多的气候,创造性地采用了薄屋面等构造方式,是岭南地区传统建筑的优秀案例。

  宝安日报记者 张爽 通讯员 周光辉

  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

  来源:宝安日报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