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中耳腔炎症性疾病,包括急性、慢性及分泌性中耳炎三种主要类型。急性中耳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耳痛、发热和听力下降,主要发生在儿童身上。慢性中耳炎通常由未治愈的急性中耳炎演变而来,可导致持续性耳流脓和听力损失,甚至严重并发症如颅内感染。分泌性中耳炎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特征,多因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中耳炎在全球范围内,尤其在儿童中负担沉重。低收入地区因医疗资源不足,疾病影响更为显著。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感染、环境卫生差、疫苗接种不足及咽鼓管结构异常等。
该研究文章通过分析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的数据,量化了中耳炎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患病率、伤残调整生命年的变化。同时应用年均百分比变化、Joinpoint回归、年龄-时期-队列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趋势分析,并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和自动回归综合滑动平均模型预测未来趋势。
该研究结果显示,在发病率方面,尽管中耳炎病例总数从1992年的3.22亿增加到2021年的3.91亿,但年龄标准化后发病率仅小幅上升。在患病率方面,病例数增加,但年龄标准化后患病率从1992年的1786.56(每10万人中)下降至2021年的1593.74(每10万人中),显示负担有所减轻。在地区差异分析中,低社会人口学指数(SDI)地区的年龄标准化后发病率和年龄标准化后患病率较高,而高SDI地区负担显著减轻。BAPC模型和ARIMA模型均预测年龄标准化后发病率可能会上升,而年龄标准化后患病率和DALYs率均持续下降。
该研究提示,中耳炎的全球疾病负担仍然十分沉重,特别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医疗资源匮乏和公共卫生干预不足使得疾病防控面临巨大挑战。而高SDI地区通过疫苗接种、改善环境卫生等措施显著降低了疾病负担。尽管整体患病率有所下降,但实现全球健康公平仍需付出更多努力。通过分析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和预测未来发展,本研究为制定区域性政策、优化资源分配以及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数据支持,这对实现全球健康公平和有效应对疾病负担转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