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8版:健康城市周刊 新闻列表
~~~——医生提醒:高危人群接种疫苗可降低60%重症风险
~~~——
~~~——
~~~——市中医院风湿免疫科医生提醒:出现这些信号应及时就医
~~~——‌居民家门口享优质中医诊疗体验
~~~——分餐制、餐具消毒、使用公筷等措施可预防感染

 
2025年03 12
乙巳年二月十三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8版 2025年03月12日 健康城市周刊 扩展 收缩 默认

这些症状别硬扛!
市中医院风湿免疫科医生提醒:出现这些信号应及时就医
市中医院医生在为风湿免疫病患者开展唇腺活检。通讯员供图
  关节痛就是“老寒腿”?皮肤红斑是过敏?反复发热是“体质差”?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症状,可能是身体免疫系统发出的求救信号。

  近日,中山市中医院风湿免疫科医生刘丽为市民解读相关热点问题,并科普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诊风湿免疫科,提醒市民对于疾病要早发现、早诊断,避免将“小问题”拖成“大麻烦”。

  记者 王帆 通讯员 黄琳

  ■市民要警惕7类症状

  很多人以为风湿免疫科医生只看“风湿骨痛”,其实他们是“人体免疫系统故障”的修复专家。

  “风湿免疫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等,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免疫系统‘敌我不分’,攻击自身健康组织和器官。”刘丽医生介绍,风湿免疫病不是“绝症”,通过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控制症状、回归正常生活。

  刘医生提醒,市民风湿免疫病的检查如果出现7类症状,需要警惕风湿免疫病。

  据悉,第一种症状是关节疼痛肿胀,市民要警惕这可能不只是“关节炎”。这个病症典型表现是多个关节对称性肿痛(尤其是手指、手腕、膝盖),晨僵超过30分钟(早晨起床关节僵硬如“生锈”)。这个症状的危险信号包括反复发作、夜间痛醒、伴随关节变形,此时市民所患疾病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

  第二种症状是皮肤黏膜异常,要警惕多种皮疹包括面部蝶形红斑(跨鼻梁的红斑)、冻疮样皮疹(手指脚趾紫红色斑)、无痛性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超过3次/年),此时市民所患疾病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白塞病。

  第三种症状是口干眼干,不能总怪是“秋燥”,典型表现包括吞咽干粮需喝水、眼睛砂砾感、反复龋齿、腮腺肿大,此时市民所患疾病可能是干燥综合征(可累及肺、肾等重要器官)。

  第四种是不明原因发热,不能只查感染,关键特征包括体温波动在37.5-38.5℃,持续超过3周,抗生素治疗无效,此时市民所患疾病可能包括成人Still病、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五种是肌肉无力疼痛,不能以为只是“劳累”,典型表现包括上肢抬举困难、下蹲后起身费力、肌肉压痛,此时市民所患疾病可能是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部分患者合并恶性肿瘤,需及时筛查。

  第六种是手指遇冷变白变紫,这并不只是“怕冷”,典型情况包括雷诺现象:寒冷或情绪激动时手指(脚趾)突然变白、变紫、变红,伴麻木刺痛,此时市民所患疾病可能是系统性硬化症、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第七种是多系统同时出问题,此时身体在“报警”,其组合症状如“关节痛+脱发+光过敏”“口干+龋齿+关节痛”“皮疹+发热+血尿”等。

  刘医生提醒市民,风湿免疫病常“声东击西”,需警惕多器官受累,风湿免疫科医生在平日治疗中,将针对疾病的情况,狙击“免疫紊乱”。

  “医生会为患者进行全面检测,揪出‘隐形病灶’,同时开展分层治疗,包括使用传统抗风湿药、生物制剂、小分子靶向药等,另外将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中药调理体质,减少西药副作用。”刘医生表示。

  ■医生给出贴心提醒:

  做到这些看病更高效

  如何让看病变得更高效?对此,刘医生提醒市民,可先记录症状,用手机拍下皮疹或关节肿胀变化,记录疼痛时间和诱因,同时整理病史,带上既往检查报告(血常规、肝肾功能、影像学检查),并询问直系亲属是否有类似症状,因为部分风湿病与遗传相关。

  “风湿免疫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忍一忍就过去’的想法,如果市民或家人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刘医生提醒。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