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何淼 图/记者 盖刘宝
●先进设备构筑立体花廊
3月22日,坦洲快线南桥村高架桥附近,一台自吸式绿篱修剪一体机正沿着护栏缓缓前行。机器轰鸣声中,修剪刀片精准而高效地划过簕杜鹃的枝叶,瞬间将杂乱的花丛修整得整齐划一。被切割的枝叶,立即被机器的自吸系统吸入,地面干净如新,不见一丝碎屑。
自2022年1月投入运营以来,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坦洲快线管养单位在市交通运输局、市公路事务中心的指导下,创新构建起“全周期、多维度”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我们针对坦洲快线全程高架桥的实际情况,引入修剪一体机等设备,确保作业过程中的道路通行安全。”中山坦洲快线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耿表示,针对高架桥特有的立体结构,养护团队研发了“垂直绿化七步工作法”,从水肥调控到机械修剪,每个环节都制定了精准的技术规程。
为破解高架桥绿化养护难题,项目团队引入自吸式绿篱修剪一体机。传统人工修剪日均作业量仅200米,而新设备效率提升8倍以上,还能精准控制造型高度。机械臂可灵巧地穿梭于护栏之间,将花丛修剪成整齐的标准高度。
“我们的喷淋系统配置20万个喷头,覆盖坦洲快线全线花槽,工人根据天气和簕杜鹃的生产情况,动态调节浇灌方案。”坦洲快线养护项目部副经理毛嘉浚指着桥面间隔分布的喷头说。数据显示,这套系统使水资源利用率提升40%,浇灌均匀度达95%以上。
●智慧养护培育美丽花海
在仙踪龙园高架桥段,技术人员正用土壤监测仪采集数据。“我们建立了每公里花槽的‘健康档案’,定期检测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毛嘉浚透露,通过对原种植土的理化特性、质地和有机质含量等指标进行大数据分析,团队采用一种有机质含量极高的土壤改良材料,对原种植土进行改良后,改善了种植土的有机质含量和各种营养成分,提高了排水透气和保水保肥性,充分保证了簕杜鹃的生长和开花。
据介绍,坦洲快线路线全长27.6公里,主线高架桥及匝道两侧防撞护栏设置花槽种植簕杜鹃绿化,为广东省第一次采用该设计。公路两侧种植里程共长60.6公里,是广东省目前种植簕杜鹃数量最多、最长的高架桥,栽种簕杜鹃共336592株。
高架桥比天桥环境条件更加恶劣,对簕杜鹃的生长和开花影响更大,大大增加了养护管理技术的强度和难度。簕杜鹃花季为每年10月到次年4月,为了让簕杜鹃能如期盛放,项目公司成立了技术攻关组,研究控花促花的关键核心技术。从9月初开始实施控水,让植株上部出现萎蔫后再进行浇水,浇水量只有平时的一半。如此控水20至25天,再恢复正常浇水。控水期不施肥,以免肥料烧伤根系;控水期结束后,每个月施一次复合肥,按氮︰磷︰钾=1︰2︰2的比例配比。
●亮丽城市名片获市民点赞
“每天开车经过坦洲快线,就像穿行在一条梦幻的花廊里。”市民陈先生兴奋地分享着他的感受,“以前总觉得上班路上枯燥乏味,现在却成了一种享受。特别是清晨的阳光洒在花海上,那种美真的无法用语言形容。”周末,陈先生特意带着无人机来到五桂山文化中心,想要记录下这片令人心醉的花海。
如今,坦洲快线簕杜鹃花海已成为中山市一道靓丽风景线。坦洲快线沿线形成了3处最佳赏花路段:长命水高架桥路段、南桥村高架桥路段、105互通路段。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市民在赏花时必须驶离高架桥,进入辅道停车观看。切勿在高架桥上随意停车,以免造成交通隐患。
“我们希望通过精心的养护和管理,将坦洲快线的簕杜鹃花海打造成中山市的城市名片,为市民带来持续的美好体验。”陈耿表示,坦洲快线管养单位将继续做好簕杜鹃的养护工作,定期浇水、施肥、修剪,确保簕杜鹃保持6个月的花期,每年准时与市民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