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凤街的名字来源于其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据史料记载,山凤街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形成,是当时中山地区重要的商业街道之一。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是中山市商业和手工业的中心地带。山凤街的名字寓意着山中凤凰,象征着繁荣和吉祥。
石岐老街山凤街,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的街区。它位于烟墩山脚下,凤鸣路之东,全长约350米。这里是民国初期华侨富人的集聚地,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以南洋风格为主。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街道上出现了许多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当时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在近代历史中,山凤街见证了中山的许多重要事件。
在我心中,有一条街,它承载着我无尽的童年回忆,那就是山凤街。每当想起它,那些熟悉的场景和欢声笑语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山凤街并不宽敞,山凤街的建筑多为侨房,为骑楼样式。骑楼建筑夏天可以遮阳挡雨,冬天能挡风避寒,为居住的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山人心中珍贵的文化记忆。
我在山凤街60号出生长大,到上初中就搬到太平路扒沙街。儿时的山凤街,住户以港澳同胞和华侨家属为主。我的家族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我的爷爷奶奶,到我的父母亲,都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环顾四周,左邻右舍也都是侨胞,大家彼此间有着相似的背景和经历,共同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居住环境。
记得我家大门前有对小门,小门有个门槛,它成了我儿时的专属宝座。我常常坐在那里,双手托着下巴,静静地欣赏着门外的风景。门前的池塘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池塘旁边还有两棵树,一棵是木棉花树,另一棵是鸡蛋花树。每当花开时节,木棉花那鲜艳的红色和鸡蛋花那柔和的黄色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门槛后有道趟栊门,它像是一道神秘的屏障,总是勾起我的好奇心。我常常想象着门后的世界,是否有着更多的惊喜和乐趣。就是那份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憧憬,一直伴随着我成长。
夏天的傍晚,山凤街总是热闹非凡。大人们会搬出竹椅、凉席,在街边乘凉、聊天。而我们这些小孩子,则会在街上追逐嬉戏,捉迷藏、跳皮筋、踢毽子……那些简单的游戏,却让我们乐此不疲。
山凤街62号住着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奶奶,我们都叫她七叔母,她是侨属,先生是美国侨民。她总是笑眯眯地坐在自家门前,手里拿着一把大蒲扇,一边扇风一边看着我们玩耍。每当有人摔倒或受伤时,她总会第一时间拿出家里的红药水和棉签,细心地为我们处理伤口。有时还拿出一包糖果,分给孩子们吃。
随着时间的流逝,山凤街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原来居住在那里的人们陆续搬离,住进高楼大厦,而那些别具特色的侨房,有的还在静静地诉说着中山的历史故事。如山凤街50号,我们从祖辈起就称其为“鬼楼庄”。过往称外国人为“鬼佬”,所以建的楼房就叫鬼楼。“鬼楼庄”源于那幢房子的全部男人都在美国檀香山拼搏挣钱,寄钱回来建的。这类建筑历经沧桑,而那些黄墙红柱绿花瓶的设计却非常引人注目。如今,这些历经风雨的建筑依然屹立不倒,等待着游客前来探寻和品味。
直到现在,每当我有空总会情不自禁地走到山凤街。看着那条熟悉而又陌生的街道,我仿佛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山凤街,你是我心中永远的乐园,是我珍贵的儿时记忆。虽然街景变了,我家门前那两棵树早被砍了,门前池塘也早被填平了,成了马路,但那份纯真的快乐和温暖的记忆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