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8版:文化周刊 新闻列表
~~~——达达乐队全国巡回演出抵达中山站
~~~——
~~~——同步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启网上展播
~~~——AI作品带你一同怀念一代诗僧苏曼殊
~~~————婺剧《白蛇传》在奥地利惊艳上演

 
2025年04 08
乙巳年三月十一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8版 2025年04月08日 文化周刊 扩展 收缩 默认

行云流水一孤僧
AI作品带你一同怀念一代诗僧苏曼殊
苏曼殊西装照。资料图片
《苏曼殊小说集》,1936年出版。 中山市博物馆藏资料
扫一扫 看视频
  春雨楼头尺八箫,

  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

  踏过樱花第几桥?

  ——苏曼殊《本事诗·其九》

  一百多年前的那个春天,细雨朦胧,东瀛小楼上,尺八幽咽,僧衣飘飘的苏曼殊驻足沉吟。他在漫天樱雨中踽踽独行;他的一生,也如樱花般短暂而绚烂,他的身世飘零,仿佛孤独才是永恒。

  作为能诗善画的才子、精通多国语言的翻译、感情炽烈的革命志士,苏曼殊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传奇。时逢四月“中山读书月”,我们对他最好的纪念,莫过于阅读他的作品。喜乐工作室借助AI技术,结合苏曼殊的诗画,赋予其传世之作更生动的表达,与你一同走进一代诗僧的内心世界。

  1909年4月5日,苏曼殊加入了由陈去病、高旭(高天梅)、柳亚子等人创办的革命文学社团“南社”。他支持革命,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积极投稿,以诗歌、文章、小说等形式积极宣传民主革命。

  正在中山市博物馆展出的《其志惟新——香山文化名家主题展》中,可见其当年的入社书(仿制品)。

  由此看来,上述诗中的“浙江潮”,不仅承载着他的故土情怀,也隐含着革命浪潮的汹涌而至,暗示着知识分子在动荡时局中寻找精神原乡的永恒命题。

  这位出生于香山茶商家庭的私生子、中日混血儿,于1903年发表处女作,15年的文学生涯里,他出版了小说、诗歌、翻译等三十余种,创作了《断鸿零雁记》《天涯红泪记》等中短篇小说。书中描述的男女情爱多以悲剧结局,一如其情感经历的写照。而他的画作,同样给人以空灵、孤寂之感,禅意蕴藉。

  作为近代最早的翻译家之一,苏曼殊曾和陈独秀合作翻译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著有《粤英词典》《汉英三昧集》等作品,还自学梵文,编撰《梵文典》一书。他尤其推崇英国诗人拜伦追求自由和不屈的斗争精神,翻译了很多拜伦的经典作品,辑有《拜伦诗选》。事实上,他就像是一位中国的拜伦,正如孙中山的评价:“曼殊率真”。

  1918年5月,不满35岁的苏曼殊因肠疾去世,留下偈语:“一切有情,皆无挂碍。”

  廖薇 梁绮娜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