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特有生态资源
打造环五桂山“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示范带
今年3月初,中山高规格召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工作推进会,提出要将打造环五桂山“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示范带列为今年工作重点和突破方向。聚焦这一建设计划,会上详细回应了记者提问。
五桂山占地近300平方公里,是大湾区“黄金内湾”中的生态宝地、天然“绿肺”,也是香山文化的起源地,拥有10处森林公园,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环绕三乡、南朗等7个镇街和翠亨、桂南、南桥等36个行政村(社区)、173个自然村,中山将充分利用好宝贵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从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率三个方面推进示范带建设走深走实。
中山坚持高标准规划,将对标学习省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经验做法,邀请国内外优秀设计师、建筑师、工匠参与规划建设,聚力打造五桂山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同时,将以高水平建设为抓手,一方面加快建设好“香山古韵”乡村振兴示范带,重点建设环五桂山美丽乡村公路、香山径、长坑水库郊野公园等重点项目,串联沿途传统村落,举办环山马拉松等重大活动;另一方面加快建设好“岐水流芳”乡村振兴示范带,发挥横栏花木产业优势,打造“十里江堤、十里花海”,打造民众岭南水乡,全力推动岐江河一河两岸连片提升,推进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改造提升,香山古城保护活化,打造香山文化IP。在高效率推进方面,中山将设立五桂山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专班,强力推进项目落地。
■打造“13356”农业产业发展体系
全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会上,中山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有林提出,中山将打造一粒米、三朵花、三只禽、五条鱼、六个果“13356”农业产业发展体系,持续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粒米指1个中山大米品牌,三朵花指菊花、三角梅、兰花3个特色花卉,三只禽指石岐鸽、中山沙栏鸡、中山麻鸭3只本土特色畜禽,五条鱼指脆肉鲩、生鱼、马友鱼、罗非鱼、暗纹东方鲀5条特色鱼类,六个果指南朗中山红荔枝、坦洲胭脂红番石榴、民众香蕉、神湾菠萝、五桂山金煌芒、东凤石硖龙眼6个特色小水果。
依托“13356”农业产业发展体系,中山将打造十大农业产业发展平台,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向高附加值延伸,实现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超157亿元,带动村集体和村民收益增加。
一直以来,中山将富民增收摆在重要位置,一体推进“经济强、城乡美、社会治”。2024年,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额突破560亿元,集体经济总收入超86亿元,17个村突破亿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8万元。
中山农村集体经济腰包为何如此“鼓”?李有林透露,中山通过打造农村集体“三资”和财务监管一体化平台,将资产、财务全部纳入平台,实现资产要素“一张图”管理、全链条管控,让资产在阳光下交易,有效提升资产价值。据统计,通过网上竞投交易,不仅成交价比预期价格平均增加8%,群众对每一笔交易也能进行监督,凝聚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合力。同时,中山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发展原则,鼓励村集体根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选择差异化的发展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发展,拓展更多增收致富渠道。
增强乡村“造血”能力,广阔天地才更大有可为。中山通过建立收益留存再发展机制,推进农用地“统租统管”,实现农用地百亩以上规模的经营面积超20万亩,推动产业发展、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在人才方面,中山培育职业经理人、乡村文旅CEO超百人,打造了“懂乡村、会经营、善管理”的乡村人才队伍。
会上,三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冼智前聚焦省级典型镇三乡镇推动“百千万工程”成效经验及工作计划作介绍,南朗街道崖口村党委书记谭锦鹍聚焦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网红村”作经验分享。
本报记者 江慎诺 王蔚然 余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