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婵
■冀鸣:发挥专业优势助力科技产业发展
来到位于火炬高新区的博顿光电公司,记者看到了各种离子源及离子束装备关键技术的研发设计及制造场景。在办公室内,该公司创始人冀鸣正在整理几年来履职提交的建议。
据介绍,因看好中山的光电产业基础,2016年冀鸣和他大学同学一起来到中山创立博顿光电公司。几年来,在冀鸣的带领下,该公司已发展成为离子束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并获评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冀鸣也获得了“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广东省A类人才等称号。
履职以来,冀鸣将政协委员履职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光电产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冀鸣坦言:“一项政策的制定不可能直接拿国家或者省里的标准来套,需要契合中山的实际发展情况,作为政协委员,应基于行业,从企业角度提出问题以及诉求,为政府决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冀鸣举例解释说:“在2022年中山两会,我领衔提出了关于加强专精特新和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中小微企业针对性扶持政策的建议。在这项建议中,我们提出应该对原来专精特新扶持政策的认定门槛,做针对性的调整,能够让中山本地企业特别是光电、先进制造、精密装备这些领域里符合条件的企业都享受到政策的福利,让扶持政策更符合企业实际,目前这项建议已被相关部门采纳。”
此外,冀鸣在今年两会提交了关于发展未来产业的建议。冀鸣提出,中山应聚焦原子级制造、量子科技等颠覆性技术和新型产业提早布局,设立攻关基金并推行揭榜挂帅,引导和形成颠覆性技术突破同时依托细分领域特色企业引领作用,支持产学研用共建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加速技术迭代等。
履职以来,他围绕科技型制造业中小企业发展问题,高质量发展、人才引进、产业链提升、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交了相关建议十余件。冀鸣表示,未来将继续关注科技行业热点以及中山光电产业发展主题,为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委员力量。
■李芳杰:赴外“取经”,为中山养老“赋能”
市政协委员李芳杰是广东彩乐智能包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履职期间,她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中山养老问题。
为何会关注养老,她感慨地说:“我在中山定居已有二十多年,如今也快步入60岁。据我了解,随着‘60后’‘70后’退出职场,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将因双独家庭的结构、经济收入能力、工作繁忙等原因,很难周到照顾父母,更多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将是大趋势。”
另外,李芳杰从我市民政部门2023年人口统计数据中发现,我市老龄化率达14%,然而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只有2000多位,入住率仅54.94%。李芳杰分析说:“我市有如此庞大的养老人群存量,但养老入住率却并不高。这除了与当下老年人传统养老观念有关外,还与我市养老机构医疗水平不高、‘医’与‘养’之间对接不完善等问题有关。”
身为政协委员,李芳杰认为只有深入基层、脚踏实地调研,才能提出高质量的提案建议。带着对养老问题的困惑,李芳杰去年跟随市政协组织的调研组前往成都市、德阳市、遂宁市、重庆璧山区开展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
在这些地区,她发现让医院进入并参与养老服务业被政府和群众所推崇。李芳杰说:“我觉得这种医养结合的模式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医疗机构对老人身心健康的帮助,给老人带来高质量休养生活。比如,老人身体不舒服,机构便可以将老人送到定点医院进行及时治疗,不仅对老人健康有保障,子女也更放心。”
在今年的中山两会,李芳杰提出,中山应该抓住“医”的主导作用,鼓励一批有丰富医疗资源的机构进入养老服务业,通过经营、托管、帮扶、共建等方式,建立一批不同层次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其次,政府要提前做好制度创新,破除行业间的制度隔阂,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让“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能“下地”“走好”“走远”,真正造福中山人民。
“以前我只会关注自身企业的‘一亩三分地’,成为政协委员后,眼界和思路更宽广,发现了更多与群众有关的民生问题。通过我们的履职与政协的共同努力,一些问题也被看到并得到解决,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未来我会继续积极履职,参与赴外调研活动,提出更好的建议。”谈到四年多的履职经历,李芳杰深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