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3版:新闻 新闻列表
~~~——石岐街道两名安全巡查员上演“教科书式”救火,获群众赠锦旗
~~~——
~~~——
~~~——
~~~——
~~~——通过生动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年人详细讲解听力保健知识
~~~——
~~~——

 
2025年05 09
乙巳年四月十二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3版 2025年05月09日 新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三闯火场灭火救人
石岐街道两名安全巡查员上演“教科书式”救火,获群众赠锦旗
  “他们太勇敢了!”5月8日,回想起日前发生在自家的火灾,市民杨先生仍心有余悸。对于数次重返火场灭火的李柏贵、黄康水,他连连表示感激,并送上了一面写着“临危不惧伸援手,赴汤蹈火为人民”的锦旗。

  时间回到4月29日15时30分左右,石岐街道仙湖新村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安全巡查员李柏贵、黄康水如同往常一样,正开展项目安全巡查。走到42栋1单元附近时,他们看到楼栋外搭建的“绿网”翻涌出黑色浓烟,刺鼻的焦糊味直冲鼻腔。“不好,有人家里着火了!”李柏贵、黄康水一边给管理人员打电话,一边快步爬上施工通道查看。确认火情后,二人拼命敲打窗户,不见有人回应,他们又从楼道跑到住户家门口。

  “门是开的!”在玄关处就看到明火的二人,提着灭火器迅速冲入杨先生家中。穿过客厅、饭厅,他们到达了厨房,眼前的场景令他们心头一紧:厨房灶台火舌窜上吊顶,三合板装修材料在高温中噼啪作响。二人抄起灭火器对准火源喷射,并徒手关闭发烫的燃气阀门。然而二人扑灭明火并退到门口观察情况后,不到一分钟,明火再度复燃,李柏贵、黄康水再度拿起灭火器进入火场。同时,20余名工作人员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集结,兵分三路展开救援:先锋组携灭火器支援火场灭火,疏散组逐户拍门引导居民撤离,保障组清障开辟救援通道。

  由于杨先生家厨房柜子的材质是易燃的三合板,加上前期火势过大,现场环境温度过高,浓烟也扩散到整栋楼。3次进入火场灭火后,李柏贵用完了6支灭火器,不得不立马撤退,但四面八方的浓烟将他裹挟,“根本看不清方向,能看到的全是烟。”他只好按照记忆中的大致轮廓,以手掌触墙摸索撤退,身后吊顶燃烧物不断坠落。

  发现杨先生隔壁的7旬老人和一对双胞胎孙子还在家中未撤离时,黄康水以竹夹板为盾保护他们,开辟逃生通道。与此同时,外围救援组依托建筑外架设起水枪,有效延缓火势向燃气管道区域蔓延。

  在仙湖社区、改造工程项目方等多方合力下,从火情发生到全员疏散,仅用12分钟。“初期控火及时,疏散科学有序,堪称社区应急范本!”后续到达现场救援的消防队伍相关负责人表示。经核查,该事故因杨先生忘记关闭厨房炉灶火源而引起,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过火面积也得益于李柏贵、黄康水二人多次入室救火,控制在8平方米内。

  救援结束后,肺部吸入过多浓烟的李柏贵在同事的陪同下被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休息数日已好转。李柏贵表示,他们之所以能够临危不乱、灭火有方,得益于石岐街道仙湖新村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负责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我们每天晨会第一件事就是强调安全,并且每季度都会开展消防演练。怎么用灭火器、怎么能灭火,我也是从这里学会的。”

  石岐街道仙湖新村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部安全部长杨通文透露,除了每季度开展消防演练,他们在每个施工点位都安排了两名安全巡查员,配备了近40个灭火器,搭建的“绿网”也是采用的高密目阻燃安全网,遇火只会熔化,不会燃烧。

  “当时没来得及想太多,第一想法就是要赶紧救人、把火扑灭,不能让群众生命财产有更多损失,这是我们作为管理人员的责任。”黄康水说。而李柏贵则与记者分享道:“以前我们家困难的时候,有人曾不留姓名地帮助我们,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觉得我有义务、有责任赴汤蹈火。”

  本报记者 江慎诺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