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占地约5000平方米的悦来南路东南角小游园已有数十年历史。曾经的绿荫浓密逐渐成了烦恼——大树遮天蔽日、植被老化、蚊虫滋生、设施陈旧。今年4月,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启动改造工程,短短三个月后,这片绿地悄然蝶变。
这片街头绿地位于悦来南路与博爱路交界处,周边有不少居民小区,距离最近的几栋楼房不过一排车位大小。“之前这个公园很破旧,蚊虫特别多,树木生长密密麻麻,把楼房的采光都挡住了,晚上还没有灯,我们一般不会来这里。”一出家门便是小游园的居民潘阿姨深有感触。
针对悦来南路东南角小游园的问题,附近居民也多次向社区、有关部门反映。经过前期实地调研、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市城管和执法局研究了多种方案。经费只有四五十万元,改造面积却将近5000平方米,要如何花小钱办大事?
“我们决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最大化利用现状去改造现状。”中山市城市园林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姣介绍,为确保居民楼房采光不被遮挡,对原有树木进行了抽梳修剪;保留大叶紫薇、小叶紫薇、木棉等开花树种的同时,增种了绣球紫花风铃木,并对太阴裸露的草地进行“补绿”。“这样可以让游园四季有花可赏。为了满足市民更多的游园需求,我们还优化了儿童区铺装和园路,增设坐凳、路灯、生态排水等配套设施。后续我们也会高标准维护好游园的日常管养,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
“现在不脏乱了,空气也变好了,走几步就有路灯,晚上散步舒适又方便。”潘阿姨说,近年来,小区周边环境越来越好,“之前听取我们居民意见,装了儿童滑梯、健身器材,现在这个小公园也改造了。而且地下的排水管也全部换新的了,住在这里幸福感满满。”
据了解,去年年底以来,市城管和执法局围绕提升人居环境,持续加大中心城区“见缝插绿”“补植增绿”“添花造景”力度。截至目前,已对悦来南路东南角小游园、悦来南路东北角小游园、中山二桥桥下小游园、卖蔗埔起义遗址小游园等6处街头绿地进行改造提升,总面积为2.87万平方米。
“我们希望不断增加‘口袋公园’数量,让市民能够出门入园。同时,通过城市主干道将不同的‘口袋公园’串联起来,以线带点的形式去打造城市生态网络,提升城市生活品质。”陈姣表示,市城管和执法局接下来计划对东苑南路转角位绿地进行改造,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推动“百千万工程”见效落地。
文/图 本报记者 黄靖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