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5版:理论周刊 新闻列表
~~~——
~~~——
~~~——

 
2025年07 14
乙巳年六月二十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5版 2025年07月14日 理论周刊 扩展 收缩 默认

薪火相传: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复兴伟力
  陈世增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的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抗战精神穿越时空,其蕴含的磅礴伟力已然成为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引擎。伟大的抗战精神对激励全体中华儿女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

  ■一、凝聚共识的“最强磁场”:铸牢民族复兴共同体

  在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实践,为新时期我们凝聚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精神纽带。

  (一)历史根基: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为实现征服中国、称霸亚洲和世界的目的,悍然发动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华民族由此陷入最危险的时刻。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最终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篇章。历史已然证明,抗战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空前团结的结果。

  (二)当代伟力: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21世纪的今天,我们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当前,我们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核心就在于高扬爱国主义旗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决反对任何分裂图谋和外部干涉,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抗战中凝聚的“万众一心、团结一致”的精神力量,成为今日我们应对风险挑战、实现复兴梦想最深厚的伟力源泉与情感纽带,持续激励着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奋斗。

  ■二、砥砺奋进的“精神熔炉”:激发攻坚克难的内驱力

  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抗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场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在这场决死的战争中,中国人民面临着时间跨度长、资源极度匮乏、国际环境复杂等多重困难,但依然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这种精神力量成为抗战胜利的重要保障。

  (一)历史镜鉴:以弱胜强背后的精神密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典型的以弱对强的战争。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最终胜利,除客观因素外,最重要的在于中华民族有着百折不挠、永不服输的不屈意志和精神品格。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不屈意志,面对强大敌人的进攻,中华儿女才能不畏强暴、奋起抗争、众志成城,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二)当代动能:在新征程上激发奋斗伟力。新征程并非一路坦途,同样需要我们激发攻坚克难的内驱力,继承和弘扬百折不挠的意志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新时期,我们突破“卡脖子”技术、推进共同富裕、深化改革开放、维护国家利益等各项事业,无不需要不畏艰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弘扬抗战精神,就是要激发全民族的奋斗激情,引导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深刻理解奋斗创造幸福的真谛,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和韧劲,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三、自立自强的“定海神针”:夯实发展根基的基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华儿女不畏强敌、自立自强,这是抗战胜利的关键因素。新时期,我们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更需要继承和发扬自立自强的抗战精神,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根基。

  (一)历史昭示:自强不息精神的抗战诠释。抗战精神是自强不息精神在抗战时期的集中展示和充分彰显。当日本法西斯的铁蹄踏入中国大地时,中华儿女没有畏惧,更没有退缩,而是抱着必胜信念,义无反顾地走上抗日救亡战场。即便在极端困境中,中国人民也从未放弃自力更生。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仅渡过了生产生活必需品和军用物资严重匮乏等一道道难关,而且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扫荡”。这种民族气节正是对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宁折不弯的浩然正气和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顽强意志。

  (二)当代要义:在自立自强中掌握发展主动权。新时期,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的国际形势,关键核心技术必须实现自主可控。弘扬抗战精神,就是要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立自强的基点上,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同时,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在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时,我们提出和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正是这一精神在经济战略上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

  ■四、和平发展的“鲜明旗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和平与正义力量的胜利。中国人民历来爱好和平,为争取和平,中华儿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新时期,继承和弘扬抗战精神,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最坚定的维护者和践行者。

  (一)历史贡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展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十四年抵抗日本侵略的历程中,凝聚和形成的抗战精神饱含着中华民族对和平的深切渴望。

  (二)当代担当:做世界和平的坚定维护者。新时代,弘扬抗战精神,就是要铭记战争的惨痛历史,倍加珍惜当下的和平。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我们必须以历史为戒,时刻牢记:和平需要实力来捍卫,必须贯彻强军思想,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为和平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新时期,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基于这一历史智慧与和平承诺的具体实践。

  伟大的抗战精神虽然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但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鉴往事,知来者。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汲取爱国、团结和复兴的伟力,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系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本文系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2024年校级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2024WLSZ03)阶段性研究成果。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