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2版:第十七届中山书展 新闻列表
~~~——
~~~——

 
2025年08 17
乙巳年闰六月廿四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2版 2025年08月17日 第十七届中山书展 扩展 收缩 默认

第十七届中山书展系列讲座既叫好又叫座
“名家开讲”点燃全民阅读热情
郑万里、孙幸分享“香山叙事”系列丛书。
周溯源介绍新书。
李星星分享创作心得。
  统筹/徐钧钻 采写/本报记者 闫莹莹 徐钧钻 见习记者 方馨娉 图/本报记者 文波

  8月16日,2025南国书香节中山分会场暨第十七届中山书展(以下简称“中山书展”)进入第二天,琳琅满目的书籍和高质量的活动讲座组成了爱书人的年度盛会。作为每年书展的重头戏,名家讲座向来备受读者们关注,当天,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研究员周溯源,知名作家郑万里和孙幸,《李方为奇幻森林冒险之城堡篇》作者李星星等做客中山书展,结合自己的创作心路历程和所见所闻所思,为市民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系列讲座。

  知名作家郑万里、孙幸携新作分享

  带读者品读“香山往事”

  8月16日下午,“香山叙事”系列丛书分享会在2025南国书香节中山分会场暨第十七届中山书展活动签售B区精彩举办。

  知名作家郑万里、孙幸携“香山叙事”系列丛书作品《香山叙事:上海四大百货与中国近代化》《孙文路的前世今生》与读者见面,共同梳理、解读中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带读者走进书页里的香山往事。

  ■从“四大百货”看近代商业文明转型

  本次分享会聚焦的作品之一是纪实性文学《香山叙事:上海四大百货与中国近代化》。现场,该书作者、中山日报社原总编辑、高级记者郑万里分享了该书的核心主旨与创作历程。

  据悉,《香山叙事:上海四大百货与中国近代化》详细记录了广东香山人在上海创办“四大百货”的商海传奇,通过大量史实梳理,深入剖析其对近代中国工商业、城建、社会、文化、生活等产生的深远影响。

  郑万里回忆,2009年上海世博会前夕参与“中山人在上海”人文项目时,便萌生为“四大百货”撰书的想法,后因资料繁多暂搁。直至2020年春节前,才确立突破前人视角、关注“四大百货”与中国近代化关联的创作方向。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海上活动温柔和平,欧洲大航海却充满血腥暴力,这种差异影响了工业文明形成路径,也关联着商业文明发展,而‘四大百货’正是依托工业发展存在的,这是写作的重要背景。”由此,郑万里将叙事视野拓展至人类商业文化发展的宏观维度。他认为“四大百货”的出现犹如经济领域的“文艺复兴”,带动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商业革命,改变了经济结构,更形塑了国人的现代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推动了城市功能多元化,促进了民族工商业发展,培育了崭新的商业文化。

  ■百年孙文路照见香山精神内核

  另一部作品《孙文路的前世今生》则聚焦贯穿中山市区、东西走向的“大动脉”孙文路的百年变迁,由中山历史文化研究学者、中山市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孙幸执笔。该书从城镇规划、建筑风格、人文历史、自然风光等多个角度,娓娓道来孙文路(尤其是孙文西路)近百年来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变迁、发展及背后的历史故事,深入探究其对中山市近当代城市发展建设的历史启迪与深远意义。

  “孙文路有一个重要的亮点,就是它的建筑特色。”孙幸在分享会上指出,孙文路的建筑与上海、武汉等地呈现相似特征,源于华侨从海外发达地区带回建筑文化理念——华侨海外创业后归乡盖房,并非简单抄袭寄居国或旅居国建筑,而是将其精华与本土传统融合,成为中西建筑文化交融、海外文化经中山向内地传播的典型体现。

  “很多华侨有个强烈理念:自己因没文化、穷才去海外谋生,如今有了钱,必须让家乡子弟受教育。”孙幸表示,无论是“四大百货”、孙文路,还是华侨捐建的学校,都承载着香山人敢为人先、诚实守信、反哺桑梓的精神内核。他们实现了商业发展与社会担当共生,为现代商业与社会建设注入了人文温度。

  交流中,现场观众从两位名家对中山商业文化的讲述里,洞察到中国现代化的微观样本,也真切触摸到了香山文脉的温度。“今天讲座的主题是我们中山人非常熟悉的事物,我非常感兴趣。我们香山的文化,一定要延伸下去,这对下一代有很大的好处。希望纵使时代发展,香山文化一直在路上。”读者郭女士感慨。

  社科专家周溯源携新书《中国智慧思维300例》做客中山书展

  启发读者智慧思维的“工具书”

  16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研究员周溯源携新书《中国智慧思维300例》做客中山书展,以“《中国智慧思维300例》对读者有哪些帮助?”为题,分享他创作的心路历程。他说,编写《中国智慧思维300例》出于一名社科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旨在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树立民族自信,鼓励市民群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解决实际问题。

  编写《中国智慧思维300例》的念头,最早源于周溯源对自然科学家和企业家们的崇拜。周溯源说,在社会研究中,他发现许多自然科学家和企业家思维敏捷,他们凭借发明创造、市场眼光,为市民群众改善生活、造福社会,像任正非的华为手机、雷军的小米科技,梁文锋的DeepSeek等,无不让人敬佩。“作为一名人文社科领域的工作者,我常常思考,我也要留下一本市民通俗易懂的工具书,推动社会进步。”于是,周溯源从7年前开始构思写一本关于中国智慧思维的读物,让读者能够通过阅读得到启发和成长,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决策水平、应变能力和工作能力。

  “这本书我写了7年,一共50万字,凝结了我和团队的心血。”周溯源说,中华文明五千年,智慧思维的案例浩如烟海,首先选材是一大挑战。他从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海量阅读出发,经过思考归纳为“十四种智慧思维体系”,包括战略思维、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前瞻思维、辩证思维、逆向思维、借力思维、让步思维、细节思维和类比思维等,通过对300个智慧事例展开哲思评点,为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周溯源感慨地说,编写这本书对他的研究工作和生活也带来很大启发,对他来说也是一次受教育的过程。

  “中山爸爸”李星星将讲给孩子听的“睡前故事”写成书

  “孩子童言无忌,成了我的创作源泉”

  16日下午,中山书展现场气氛温馨。在“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让孩子做一回主角”为主题的新书首发式暨写作分享会上,9岁男孩李方为与父亲李星星共同为新书《李方为奇幻森林冒险之城堡篇》揭幕,吸引了在场大小读者的目光。李星星——这位用四年时间、22个原创冒险故事为儿子编织奇幻童年的普通父亲,与现场读者分享了他的创作故事与灵感来源。他提到,每个故事都是源于与孩子日常的“睡前故事”,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童言无忌的话语,都是他创作的源泉。李星星希望通过这些故事,不仅能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找到乐趣,更能激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故事要从2020年说起。二胎出生后,李星星响应“陪产假”政策,接下了“哄睡大儿子”的重任。

  三岁半的李方为活泼好动,听音乐、听手机故事都无法安抚,李星星索性“临时救急”:“爸爸自己编故事给你听!”最初的故事简单幼稚,中国神话、寓言、外国童话可以信手拈来,但随着儿子年龄增长,故事的需要升级了。于是,“奇幻森林冒险”系列诞生了:从“勇闯独狼谷”开始,再到“拯救词语王国”,再到源自共同经历的“漩涡城堡”,再到一个个“私人定制”的“衣服城堡”“冰箱城堡”……李星星用四年时间,将儿子的每一个奇思妙想变成了睡前故事。

  分享会上,李星星数次提到对“父子关系”的思考。他说,中国式父爱常被误解为不宣之于口的“深沉”,但“父欲教而子不待”——12岁前的陪伴,才是亲子关系最关键的“时间窗口”。“我父亲很爱我,但很严肃,我小时候总躲着他。我不想让儿子和我一样,所以我不想做高高在上的托举者,而是一起成长的陪伴者。”

  活动现场,中山市作家协会主席黄廉捷作为特邀嘉宾,对李星星的创作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儿童文学最珍贵的是把生活实践变成文字,再用文字反哺生活。李星星用四年时间,为儿子构建了一个‘可触摸的童话世界’,这种‘亲子共写’的模式,正是儿童文学最本真的模样。”他呼吁更多中山作者“蹲下身子”,参与到为孩子创作故事的队伍中:“中山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把这些故事放进童话里,能让孩子的想象力扎根家乡的土地。”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