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签售、科技阅读、惠民购书券、沉浸式市集……8月16日,中山书展进入第二天,由于是周六假日,带孩子逛书展的市民大幅增加,主会场5个展示区和5个体验区人流如织。主办方竭尽全力,为读者提供集阅读与多元体验于一体的书展服务,满足不同读者的逛展需求。
■奥运冠军点赞
“日报冰淇淋”备受追捧
8月16日上午11时许,中山书展主会场“日报冰淇淋”摊位迎来特殊客人——2024年巴黎奥运会跳水双冠王、中山籍运动员陈艺文。她品尝崖口稻米风味手工意式冰淇淋后点赞:“好吃!没想到稻米也能做成冰淇淋。”这位刚在新加坡世锦赛独揽三金的明星,让本就热闹的摊位更受瞩目。
此时摊位前已排起长队,三位店员忙着介绍口味、制作递送,忙得不可开交。书迷们左手拎书、右手举着“报纸杯”冰淇淋,在书香中享受清凉,“很喜欢!好吃!”的称赞不绝于耳。
书展现场“日报冰淇淋”共12种口味,两款新品最吸睛。“这两款结合了中山本土特色,一款用崖口稻米,另一款用神湾菠萝。”研发师王庆季介绍,品牌秉承“新鲜营养,健康美味”理念,无添加剂和有害色素,新品经多次调制才敲定配方,凸显天然健康。
记者品尝发现,其与普通冰淇淋不同,不冷冽坚硬,无厚重奶油腻感、甜度适中、口感清新。一勺入口,凉意缓缓化开,丝滑中带果香,舒适清爽。
不少书迷成了“回头客”。市民林嘉燕书展首日尝过“开心果”口味后便念念不忘,今日复购崖口稻米拼开心果、神湾菠萝拼开心果两款,称赞道:“奶味浓郁、甜而不腻,口感丝滑,颗粒感也好!”
项目负责人吴嘉文介绍说,“日报冰淇淋”今年6月上市,目前在中山影视城和香山书院有两家专卖店。接下来计划在中山高校及孙文西路步行街拓店,未来还将推出意式手工冰淇淋文化研学课程。
这场书展上,“日报冰淇淋”凭独特风味和本土特色圈粉无数,成了书展中甜蜜亮眼的风景线。
■书香里的多元体验
中山书展为青少年打开阅读新视界
今年的中山书展为青少年读者打造了一场融合趣味与知识的文化盛宴,通过多元互动解锁全新阅读方式,让书香浸润成长时光。8月16日上午,中山文旅集团的中山+展位人气爆棚,以书换蔬、“孩子的诗”星空艺术馆等活动吸引亲子家庭驻足;家长们忙着下载“中山+”APP赢取红包、电子秤等礼品,书香与欢笑在此交织。
声屏教育展位的“名著猜猜猜”“配音模仿秀”等活动,让知识闯关变得妙趣横生。水云轩小学二年级学生李梓华连闯数关,轻松答出《山海经》内容、中医四诊等问题,捧回心仪奖品。其妈妈坦言:“这些活动让孩子在玩中感受文化魅力,比死记硬背有效多了。”
“阅见光影星火长明”体验区每天三场的电影放映,成为青少年的“充电驿站”。《飞驰人生2》《超越》等影片传递的拼搏精神,让孩子们在光影中汲取成长力量。
首次亮相的中医药健康集市同样吸睛,AI智慧中医诊断仪前,青少年们排队体验“两分钟望闻问切”,在科技互动中了解传统养生智慧。
非遗体验区里,掐丝珐琅工艺制作让亲子家庭乐在其中。火炬科学技术学校黄永超老师指导孩子们亲手创作,指尖流淌的不仅是艺术,更是文化传承的种子。500平方米的新华书店展区内,“青少年科普区”“中山特色区”分门别类,搭配非遗敦煌藻井扇、活字印刷等DIY活动,让阅读从“纸间”延伸到“指尖”。
从文化闯关到非遗手作,从光影盛宴到科技互动,中山书展正以更鲜活的姿态,让青少年在书香里遇见更广阔的世界。
■书香与米饭香“跨界融合”
中山供销助农集市进驻书展
“这米真香,吃起来还带甜味!”8月16日上午,中山书展主会场的“中山供销助农集市”内,市民孙女士捧着一碗现煮米饭,眉眼间满是满足。作为市供销社首次进驻书展的创新举措,这个充满田园气息的集市首日便迎来近千名市民,让浓郁的书香里飘起了清甜的农产品香气。
穿过装点着玉米、稻穗造型的绿色拱门,“消费助农”“助力百千万工程”的红色标语格外醒目。展区中央的灶台热气腾腾,工作人员正用五常大米现场煮饭,蒸腾的热气裹挟着米香在展厅里弥漫,引得不少逛展的市民驻足排队。展台上,近百款农特产品分门别类:贵州的高山红茶、潮州的手工腊肠与中山本地的香农生态米交相辉映,山野干货、新鲜果蔬、特色零食整齐陈列,仿佛一座微型的农产品博物馆。
“三二一,上链接!”角落里的“香山供销”直播间同样热闹,主播手持广东丝苗米袋,对着抖音、视频号镜头详细介绍产品特点。“今天从上午10点播到12点,接下来几天每天都会安排一到两场直播。”工作人员一边调试设备一边说,线上线下联动的销售模式,让远方的农产品通过书展平台走进更多家庭。
“再过一个月就是中国农民丰收节,我们希望借书展这个文化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对口协作地区的优质农产品。”集市负责人余子伟介绍,为落实“百千万工程”,市供销社搭建了“香山供销助农电商平台”,今年已举办线上促销2场、线下展销8场,带动农产品销售超百万元。此次进驻书展,正是想让消费助农与文化体验碰撞出新火花。
当墨香遇见稻香,当书展邂逅农产品,这场特殊的“跨界合作”不仅为市民带来了多元体验,更让助农之路在书香的浸润下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