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据央视财经报道,一批农民反映自己在互联网上陷入了坑农害农的骗局:骗子会精心打造“农技专家”“经验丰富”的人设,但他们所谓的“种地小妙招”往往都是胡诌,名为授业,实则骗钱。
假专家粉墨登场,其危害不言而喻:错误的内容和劣质产品会让用户直接蒙受损失,也将混淆视听,掩盖真正的行业大咖、专家学者的声音。
除了加强对内容的审核和监管,平台也可以主动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联手。一方面,通过加强推流、身份认证的方式,“放大”专家学者的音量。另一方面,邀请他们参与内容审核,遏制假专家产生的“噪音”。互联网已成为许多人学习知识技能的渠道,绝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使得用户求助无门。
漫画/秦茂群 文字/陈家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