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资产载体精准匹配主导产业
火炬高新区公有物业推介是本次活动的核心环节,聚焦厂房、住宅、写字楼、商业体、酒店及土地六大板块,活动以“现场讲解+视频实景展示+展板宣传”多维模式,全方位展现国企运营优质载体的独特优势。
“从核心优势来看,本次招商推介的优质公有物业,具备两大显著特征,一是区位交通优势,二是产业生态优势,这两点共同构成了火炬高新区独特的发展潜力。”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宏观的优势支撑下,火炬高新区对资产载体的规划更注重“产业适配性”,通过“量身定制”,为健康医药、智能装备、光电信息三大主导产业提供精准空间载体支撑。
例如,健康基地集团推出的生物医药专属厂房——湾区药谷2号、湾区药谷3号等,定位高端医疗器械智创园区;火工集团打造的智能装备产业园厂房——电子基地智能综合体、电子基地科创园等,是集生产制造、设计研发、总部办公多功能于一体的新一代高标准工业厂房;张企集团推出的中国中山留创园、光机电产学研项目,旨在打造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产业集聚与国际合作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园区。
在写字楼、住宅、酒店与商业体、土地等配套载体方面,火炬高新区也展现出强大支撑力,共同构建起“生产—研发—生活—商务”全场景覆盖的产业支撑体系,形成“以载体引产业、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核心优势与精准定位的叠加,形成了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在当天的活动中,这种竞争力切实转化为亮眼的招商成果:公有资产租赁及出售项目签约14个,涉及投资额约19亿元,其中包括土地厂房项目10个、科研楼项目1个、商铺项目1个、商业体项目2个。火炬高新区四大国企负责人透露,除了现场签约项目外,另有多个意向项目正在积极洽谈推进中,预计将在近期达成进一步合作。
■6大优质项目夯实重点产业基础
优质产业项目签约是当天活动的另一大亮点。项目含“新”量颇高,包括大湾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项目、圣湘海济研发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等6个优质产业项目,与中山市新时代“十大舰队”产业集群培育方向高度契合。这些优质项目的落地,不仅彰显了火炬高新区产业载体的集聚效应和营商环境的吸引力,也进一步夯实了园区在健康医药、智能装备、光电信息等领域的产业基础。
以大湾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项目为例,该项目计划投资超50亿元,建成后将推动中山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预计年产值超24亿元。在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圣湘海济研发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搭建国内人生长激素“防、诊、治高效一体化”平台。
“本次签约是我们在中山深入布局的一个重大投资,整个项目包含生物医药制药的研发生产、IVD(体外诊断产品)行业的检测,以及先进仪器的研发与生产。”圣湘生物副总经理于占东介绍,项目预计明年可以动工,2028年完成一期建设投产,产值将达到7亿元,随着后续二期完成建设,新的项目的产业规模可达到10亿元以上。
■45个“亿元项目”筑牢产业链根基
本次集中签约并非偶然,而是火炬高新区今年以来招商引资工作持续发力的必然结果。今年以来,该区始终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以产业链思维为核心抓手,通过创新招商模式、优化服务保障,推动一批“亿元项目”加速落地。截至7月,全区完成签约项目12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5个,这些项目在产业链强链补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例如,投资5亿元的长微半导体项目,聚焦电子消费品领域的功率半导体研发制造,直接补齐了区内消费类电子功率半导体封装制造的薄弱环节,助力电子元器件产业链强链补链;计划投资5亿元的胜天光电总部项目,将打造LED半导体制造基地,落地后可与区内彩迅、洲明科技等下游企业形成配套,进一步增强光电产业集群竞争力。
项目的快速落地和高效推进,得益于火炬高新区对“全链条”营商服务体系的持续优化:组建高新产业指挥部,并设立项目落地指挥部等部门,聚焦区内重点龙头骨干企业,量身定制“一企一策”服务方案,整合全区资源,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精准服务,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扎根火炬高新区做大做强。
此次活动的圆满落幕,不仅标志着中山市“每月一签约”机制正式落地见效,更彰显了火炬高新区作为“湾区产业高地”的吸引力。未来,火炬高新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招商模式、完善产业配套,进一步激发区域高质量发展活力,继续发挥“主引擎”作用,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注入更强动力。
新闻延伸
8月中山24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总投资63亿元加速补短板强根基
8月28日,记者从中山市发改局获悉,8月全市共有24个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达63亿元。这批项目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保障三大领域,其中产业项目18个(总投资50.4亿元)、民生保障项目3个(总投资8.4亿元)、基础设施项目3个(总投资4.2亿元),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态势,为中山补齐民生短板、夯实产业根基注入强劲动力。
民生保障领域,教育项目成亮点。8月17日,南区街道首个民办高中中山市岐江高级中学动工,投资5.655亿元,占地5.87万平方米,设60个全寄宿教学班,提供3000个高中学位,填补南区民办高中空白;8月2日,火炬开发区民众中学新建工程启动,占地5000平方米,新建综合楼、体育馆等,将新增1726个食堂座位、1280个宿舍床位,改善办学条件。
产业发展方面,绿色能源与高端产业同步推进。8月20日,翠亨新区首个综合能源站动工,集储氢、加氢等功能于一体,填补马鞍岛能源服务空白;8月5日,基本半导体(中山)有限公司碳化硅模块封装产线项目设备进场,总投资2.2亿元,投产后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完善中山半导体产业链。
本土产业培育力度加大。8月6日,中华老字号“珠江桥”年产10万吨复合调味品项目在小榄镇动工,将推动当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调味品产业集聚区;8月21日,东凤镇东凤精工科技园项目“拿地即动工”,采用“五同时”模式,汇聚5家本土企业增资扩产项目,打造高端小家电研发制造基地。
低效工业园改造再提速。8月2日,三乡镇诚艺智谷产业城项目动工,是首个“多宗归一”工改项目,首期用地73.7亩、总投资5亿元,从获批复到动工仅约2个月,预计 2026年8月投产,将成中山南部智能科技产业基地重要支点。
文/本报记者 付陈陈 图/本报记者 缪晓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