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2版:要闻 新闻列表
~~~——可于今年9月30日前,通过信函、邮件等方式向市司法局提出建议
~~~——我市组建首个民生领域人大代表专业小组开展专项监督破解民生难题
~~~——
~~~——东区松苑中学初二学生张晟轩入选广东省“新时代好少年”
~~~——

 
2025年09 12
乙巳年七月廿一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2版 2025年09月12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助长者乐享幸福“食”光
我市组建首个民生领域人大代表专业小组开展专项监督破解民生难题
7月2日,位于石岐街道尚园(旧光明市场)的长者饭堂正式开业迎客。本报记者 缪晓剑 摄
  近日,中山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召开,会议专题听取审议《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香山长者饭堂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分组审议中,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开宗明义,“我们欣慰地看到,通过建立健全‘政府统筹、多元参与、分层分类、保障基本、精准施策’的工作机制,这一民生工程正从‘有’向‘优’进阶,守护了成千上万长者的幸福‘食’光。”

  ■协同发力构建“六位一体”助餐服务体系

  近年来,中山市政府创新构建了包含建设运营、适老化改造、供餐配餐、膳食营养、星级评定、志愿服务在内的“六位一体”老年助餐建设运营服务体系,推动“香山长者饭堂”品牌标准化、规范化发展。2024年8月,“中山经验”在全省深化“长者饭堂”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作重点推广。

  布点优化与服务供给双提升。锚定“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目标,2024年底以来,根据实际情况,中山对全市256家长者饭堂实施“撤并提质”优化,目前保留规范运营的“香山长者饭堂”134家,其中综合服务点(含现场制餐、堂食、外送功能)和村(社区)便民助餐点各67家。2025年上半年供餐量达到近70万人次,同比增长24.15%,服务覆盖持续扩大。针对农村助餐服务短板,中山市将其纳入“百千万工程”重点村居建设工作,推动20个重点村探索互助模式。如东凤镇“农村邻里助餐机制”通过财政补贴引导邻居为独居老人供餐,有效破解农村人口分散、配送成本高难题;同时联动“饿了么”等平台覆盖石岐、东区、坦洲3个镇街专业配送,“双百社工+网格员+志愿者”爱心送餐队伍则为行动不便老人打通“最后一公里”。

  标准规范与监管保障双强化。在服务标准化方面,民政、住建联合编制助餐场所建设及适老化改造导则;卫健部门组织三大医院及疾控中心专家制定膳食营养指南,开展现场营养指导与食品安全监测;人社将饭堂厨师纳入“粤菜师傅”培训体系,今年新增4家高品质饭堂,去年底以来完成3家星级饭堂评定。

  监管体系上,建立“综合监管+分类分级+社会监督”三维机制:2025年以来,民政、食监、消防等部门检查长者饭堂100家次、供餐单位12家次,开展食品抽检590批;星级饭堂全部纳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依托12345热线畅通投诉渠道,民政常态化开展陪餐及满意度调查,财政每年进行资金使用绩效评估。

  多元筹资与资源整合双发力。创新“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共“五个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2024年以来累计投入超1600万元。其中,建设补助221.66万元(社会捐助占84.62%)、用餐补助1381.31万元(市镇财政占57.97%、镇街慈善资金占42.03%)。同时,整合闲置物业、社区服务设施、养老机构等公有资源建设饭堂,并通过税费优惠、形象提升等举措吸引61家市场餐饮主体参与运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人大“五维监督”助力破解民生堵点

  “关爱‘一老一小’,要雪中送炭,也要锦上添花。”秉持这一监督理念,中山市人大常委会以“项目化谋划、清单化推进、节点化管理”开展专项监督,通过“专业带动、机制保障、纵深推进、跟踪问效、研判同步”五维举措,推动助餐服务从“覆盖”向“精准”升级。

  一方面通过“专业赋能+机制保障”夯实监督基础。2024年底,组建全市首个民生领域人大代表专业小组,12名成员涵盖智慧菜市场开发、配送检测、餐厅运营、疾病预防等领域,为监督提供专业支撑。随后,印发《社会民生领域专项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建立市镇两级人大联动机制,形成专项台账16份,确保监督有序开展。

  另一方面通过“纵深推进+跟踪问效”强化监督实效。构建“驻点检查+交叉检查+重点督查”立体化监督格局。比如,建立“双月反馈”机制,每2个月向职能部门反馈监督意见,由民政局牵头整改并报送进展,累计推动解决问题20余项。

  中山还通过“调查研判+协同发力”破解关键难题。联合红十字会等部门开展调研,摸清政府投入、社会捐助及慈善资金使用情况,有针对性地推动有关工作改进。

  针对当前存在的城乡供需不平衡、精细化服务不足、可持续运营压力等问题,在人大监督推动下,中山市政府正以问题为导向,从政策、服务、产业三方面发力,推动长者饭堂从“单一助餐”向“综合养老枢纽”转型。

  “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跟踪问效,推动政府把长者饭堂打造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中山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从“解决吃饭难”到“守护幸福味”,从“单一服务”到“多元枢纽”,香山长者饭堂的升级之路,正是中山以人大监督赋能民生、以“小切口”推动“大民生”的生动实践,未来将为更多老年人托起更有品质、更有温度的晚年生活。本报记者 高倩荷 徐钧钻

  见习记者 方馨娉 通讯员 罗宇峰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