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领航掌舵,全国上下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出新的历史伟业,中国答卷举世瞩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保持定力 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
10月20日发布的这一经济增速,彰显中国号巨轮顶住了外部压力,继续展现强大韧性。
潮头掌舵,扬帆奋楫。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在关键时刻、重要节点,党中央及时研判形势、作出决策部署,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这是对新时代以来党领导经济工作实践的精辟概括,是全国上下的最大共识。
面对不确定性,最重要的就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十四五”期间,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全国上下积极作为、攻坚克难,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阔步前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
“量”上连跨新台阶——
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十四五”以来,中国经济总量接连跨越新关口,预计到今年底有望达140万亿元左右。
从经济增量上看,“十四五”时期预计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超过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
多家外媒刊文,高度评价“十四五”中国经济发展成就,认为超出预期。
在世界发展舞台上,中国力量愈发彰显。
“十四五”前4年,中国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发展最稳定、最可靠的动力源。
“质”上实现新突破——
近期,两则消息引人关注:马来西亚的亚洲航空公司正洽谈采购C919客机,柬埔寨国家航空有限公司拟采购20架C909飞机。
国产大飞机“出海”,彰显大国重器的技术硬实力。
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第一;今年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到24个、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十四五”期间的一个又一个“第一”,见证创新驱动发展步伐铿锵。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个优势,不断巩固和增强这个优势。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然之举。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华丽转身: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86.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平均贡献率为59.9%,比“十三五”时期提高11.1个百分点。纵深广阔的经济版图上,中国稳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
“十四五”以来,中国经济向上生长、向好突破,还有更多注脚:
单位GDP能耗4年累计降低11.6%,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持全球第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动力源地区引领作用持续增强,经济体量占全国40%以上;货物贸易规模年均增长8.0%,第一大国地位更加稳固;累计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报告指出,中国经济正逐步向更高质量、更加平衡、更具可持续性的增长模式转变。
■勇立潮头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市场准入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之一。针对隐性壁垒仍存、地方保护花样翻新等顽疾,市场准入制度改革突出问题导向,往深水区持续攻坚。
今年发布的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再次“瘦身”,清单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的117项缩减至106项。清单之外,各类经营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
改革,伟大时代的勇毅之举,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
经过40多年改革,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十四五”时期是聚力改革攻坚的重要历史交汇期。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