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在云南、贵州考察期间,谈及全党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道出其中深刻考量。
成事之道,为大于其细,执一而应万。从中央八项规定,我们可以读懂中国共产党人的成事之道。
中央八项规定,短短600余字,内容虽短,解决的却是“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鞭辟入里地指出:“下口就要真正把那块吃进去、消化掉,不要这吃一嘴那吃一嘴,囫囵吞枣,最后都没有消化。”
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刹住“车轮上的腐败”,从整治“会所里的歪风”,到制止“天价月饼”“天价烟酒”,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抓;
“抓了中秋节抓国庆节,抓了国庆节抓新年,抓了新年抓春节,抓了春节抓清明节、抓端午节”,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
从十九届、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均研究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进。
作之于细,累之成风。八项规定一子落,党的建设满盘活。全面从严治党势如破竹、势不可挡,激扬清风正气,激发党和国家事业新的生机活力。
“中央八项规定都抓不好、坚持不下去,还搞什么十八项规定、二十八项规定?抓‘四风’要首先把中央八项规定抓好,抓党的建设要从‘四风’抓起。办好一件事后再办第二件事,让大家感到我们是能办成事的,而且是认真办事的。”
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在“共产党人最讲认真”的言行之中,得到人民衷心拥护。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钉钉子”精神,“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同时,反复告诫“抓工作不能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最终瞎忙活。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干大事都要一点儿一点儿地积累”“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才能积小胜为大胜”……言语之间,蕴含朴素而深刻的道理。
又何止八项规定!
“像我们抓绿水青山,像我们的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像我们共建‘一带一路’,像我们区域协调发展的几大战略……都是一件事、一件事在做,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一丝不苟做起来。”
一如在地方工作时,习近平同志曾写下的为政体悟:“我们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而不需要新官上任只烧三把火希图侥幸成功的投机心理”。
成事之道,从全局观一域,明智而笃行。
山东东营,浩荡黄河奔腾万里,汇入茫茫渤海。“黄河入海流,真是辽阔啊!今天来到这里,黄河上中下游就都走到了,我心里也踏实了。”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入海口凭栏远眺。
走遍沿黄9省区、长江沿线11个省市,确立起国家的“江河战略”,以系统思维统筹治水全局。
由京津冀协同发展肇始,新时代一个个区域发展战略谋篇布局:两条母亲河、三大城市群、四大经济区……一步步部署、一项项落实,广袤大地上点与线交相辉映,绘就区域发展新蓝图。
实干不是蛮干,谋定而后动,这是发展理念的深刻嬗变,形成的是紧密衔接、融合互动、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