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近年来,中山市人民医院以“红木棉行动”为号角,大力开展医疗服务创新,推行“日间手术”“周末手术”,同时,为切实解决群众看病挂号难、取药等候时间长、交通拥堵不便等就医难题,正式推出了互联网医院服务等。
“日间手术”“周末手术”推行
为患者提供全天候医疗服务
近日,28岁的杜先生(化名)来到市人民医院日间手术室,接受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整个手术成功完成,用时40分钟。术后6小时杜先生开始可以下地,并吃一些流食。经过医生的严格评估、达到出院标准后,杜先生在24小时内出院,并将在一周后回到医院复诊。
“日间手术尤其受到工作日需要上班的年轻患者欢迎,对他们而言,日间手术住院时间短,当天做手术,当天可出院,整个手术过程非常便利。”市人民医院普外一科一区副主任医师黄东东介绍。
记者了解到,日间手术是指择期手术患者有计划的入院、当日手术、住院24小内出院的一种手术模式。日间手术模式因其效率高、住院时间短等特点获得了患者的高满意度。
据悉,多年前,中山市开始将部分病种“日间手术”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原则开展,最大程度地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及其家属误工、照护等次生经济和生活压力,同时也加快床位周转等,让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在“日间手术”方面,市人民医院制定了《日间手术常态化管理办法》,建立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以保障手术安全性为核心,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及相关标准。
截至目前,市人民医院已有普通外科、小儿外科、眼科、乳腺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16个科室,开展了胆囊结石(息肉)、大隐静脉曲张、成人腹股沟疝、乳房良性肿瘤、声带息肉等135种日间手术。2024年1月至2025年10月,该医院完成日间手术2万余台。
除了开展“日间手术”,为了方便患者在周末接受手术,减少工作中的请假时间等,市人民医院还充分利用手术室资源,积极推行“周末手术”。
目前,全院共40多个科室开展周末手术,周末手术量稳步提升,2024年1月至2025年10月,开展周末手术近8千台。同时,市人民医院常态化开展夜诊服务,目前医院已有22个专科开通夜间门诊服务。
“日间手术、周末手术推行后,极大地方便上班的患者,节省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就医体验,并减少了医疗费用、加大医院的病床周转率,大大缓解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医务部主任刘池拽表示。
生命通道焕新 急诊科完成升级改造
近来,前来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发现急诊科的医生诊室增加了,等候时间下降,急诊科的抢救室里,空间也变得更大。
记者了解到,市人民医院于2024年6月完成急诊抢救室的改造,增加5个抢救单元、10个留观病床、普通诊室增加至6个,同时,增加谈话间、POCT专用间等,大大改善抢救单元不足的问题,同时使抢救室的滞留时间逐步下降。
据悉,急诊患者等待时间较长,是许多医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去年6月以来,市人民医院围绕“红木棉”行动,“急患者之所急”,主动作为,积极扩容急诊抢救资源。
市人民医院急诊一科主任麦惠强介绍,扩容后,患者的平均候诊时间下降了35%左右,同时,增加的抢救单元,增强了接收危重病人的能力,改造后抢救室接收危重病人从改造前的每天42人增加到56人,彰显了该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承担区域大部分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作用。
同时,急诊科的留观区获得完善,该区域为急诊病人候床、诊断不明确病人提供观察服务。“每天通过留观区收治的病人平均15人,同时缩短了抢救室滞留时间,从平均130分钟缩短到110分钟。”麦惠强表示,急诊科增加谈话间:保护患者隐私,并加强医患沟通,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医疗服务需求。
此外,市人民医院及时推出“夜诊服务”,对夜间患者进行了看诊分流。在双管齐下后,急诊的患者“扎堆”情况得到大为缓解。
看病开药“零跑腿” 互联网医院上线
药吃完了,挂不到心仪专家号,怎么办?检查结果出来了,又要跑一趟医院找医生?想开一些检查如乳腺彩超等,需要预约挂号到诊室等候医生“开单”?
2024年6月,市人民医院为切实解决群众看病挂号难、取药等候时间长、交通拥堵不便等就医难题,正式推出了互联网医院服务。
市民在家动动手指,在微信搜索“市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小程序并点击进入,就可获得线上门诊、在线复诊续方、检验检查自主开单、院内制剂自主开单、护理咨询、药品配送到家等几大主要功能。
目前,市人民医院共有400多名医生开通线上门诊,涵盖内、外、妇、儿、眼科、皮肤科、耳鼻喉科等50多个临床专科。患者发起图文咨询或者开药续方需求,医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在24小时内答复,开具处方并将药品配送到家。
市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还可实现中山医保结算。参保人就诊前做好社区选点,在线上就诊时,中山医保患者的诊金先由患者自费垫付,诊疗结束将进行医保结算,垫付的诊金将原路退回。
“互联网医院因为不受空间、时间、地点的限制,是线下医院的补充,也是改善患者就医服务的又一重要措施。”刘池拽介绍道,自去年6月19日正式开通以来,截至目前,通过互联网咨询和复诊的人数已经突破了12.5万人次,中山百姓居家常备的菌毒清线上开具量达16.5万余盒,满足了人们多层次就医的需求。
取药不用等,药品及时寄到家。记者了解到,除了互联网医院提供便利服务,近年来,为了给没有时间等候取药的患者提供服务,该医院创新推出药品的按时邮递服务,为患者用药提供保障。
2025年上半年,市人民医院累计为群众邮寄药品50917份,月均邮寄量8486份,邮寄总量同比2024年增长14741份,增幅达40.74%。
“这些服务对于一些有慢性病的患者朋友来说,可帮助他们避免往返医院的奔波,为他们带来更多就医便利。”刘池拽告诉记者,医院施行精细化管理已多年,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是医院高质量发展重要内容,市人民医院始终把患者需求放在首位,坚持创新,尽可能满足广大市民的医疗服务需求。
本报记者 王帆 实习生 林思璇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