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2版:新闻 新闻列表
~~~——2021年至今,中山与六盘水东西部协作取得亮眼成效
~~~——鑫光智能为链上企业安装“智慧大脑”,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
~~~——未来一周我市气温先降后升

 
2025年11 25
乙巳年十月初六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2版 2025年11月25日 新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订单交付周期从45天压缩到2小时
鑫光智能为链上企业安装“智慧大脑”,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鑫光智能总裁付明涛(左)与工程师在车间讨论技术。
  在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版图上,位于中山市坦洲镇,占地50亩、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智能产业地标——鑫光智能产业园正以其强劲的产业磁力,持续释放着创新动能。园内35家上下游企业组成的“智能军团”已形成完整生态闭环,而作为链主企业的广东鑫光智能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光智能”)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生态孵化,推动着整个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迈进。

  11月21日,记者走进鑫光智能,感受该企业的“智造”氛围,了解其如何通过输出智能装备与解决方案,赋能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了一个年产值超千亿元的智能板材加工集群,并持续以技术裂变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技术破局重塑行业生态

  创办于2015年的鑫光智能,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在木板、玻璃板、钢板等板件加工领域的研发与应用,立志成为智能制造的“玩”板专家。“创立之初,我们发现传统制造企业尤其是板式定制家居行业,长期受困于‘交期长、齐套难、人工多’的痛点。”鑫光智能总裁付明涛表示,这一发现让企业看到了机器人技术赋能传统制造业的巨大空间。

  经过近十年发展,鑫光智能从单一机器人分拣设备研发起步,逐步形成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交付运维”的全链条服务能力。“我们不仅提供设备,也输出智能解决方案。”付明涛介绍,企业为产业链定制的“智改数转”套餐包含工艺优化、设备联网、数据中台建设等全链条服务。

  据悉,广东顶固集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引入鑫光智能的AI排产系统,生产效率提升40%,库存周转率提高25%,年节约成本超千万元,出色的效果让该企业连续采购了5套同款智能分拣系统。目前,鑫光智能已交付600多条智能生产线,服务近100家家具企业。通过技术赋能,链条企业的订单交付周期从原来的45天大幅缩短至2小时,彻底改变了行业运营模式,已形成年产值超千亿元的智能板材加工集群。

  创新内核构建“研发大脑”

  在鑫光智能的数字化工厂内,机械臂的精准舞动与数据流的实时跳动相映成趣,技术工程师们熟练地操作着各台智能设备。

  “这些年我们始终把技术创新放在首位。”付明涛向记者透露,公司每年将营业收入的8%-10%投入研发,逐步构建起覆盖视觉识别、运动控制、数字孪生等核心技术的专利矩阵。截至目前,企业累计获得发明专利近150项、实用新型专利200多项、软件著作权40多项,参与编制6项国家标准,2项技术获国际先进水平认证。

  付明涛介绍,企业自主研发的“7+2+1”技术风控模型是破解行业难题的关键。基于这一模型,鑫光智能实现了多项核心技术突破:智能分拣机器人搭载自主研发的视觉识别和运动控制系统,分拣准确率超99.9%;智能在线检测机器人整合激光扫描和AI算法,检测效率比人工提升10倍以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鑫光智能参与的《智能排样系统关键技术与集成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度广东省机械工业科技奖特等奖。该系统打破了国外软件垄断和设备捆绑的“卡脖子”困境,通过宏微复合排样等核心技术,将板材利用率从行业平均85%提升至92%,大幅助力制造业降本增效。目前这些技术已填补国内空白,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公司与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共建‘研发大脑’,已汇聚近400名精英,其中技术人员占比高达65%。”付明涛表示,企业拥有多个省级实验室,目前正在申办AI与材料学科两个国家级实验室。同时,企业依托在工程装备领域的成熟算法,与东南大学合作拓展新材料研发赛道,服务冶金材料加工过程。

  锚定新赛道引领集群共进

  “鑫光智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中山良好的产业生态滋养。作为本土培育的企业,我们既要当好产业链的‘定海神针’,更要成为技术创新的‘发令枪’。”付明涛的这番话,折射出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浪潮中的战略定位。

  据悉,未来鑫光智能将继续聚焦AI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重点布局三个方向:研发更智能的机器人工站,实现人机协同作业;拓展新材料领域应用,开发专用机器人系统;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智能制造云服务”生态。

  “我们计划未来三年维持高强度研发投入,重点攻克机器人作业控制、AI视觉识别、柔性机器人系统等核心技术。”付明涛说,作为中山机器人产业的代表性企业,鑫光智能希望与更多本土企业合作,共同推动中山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让中山成为全国智能制造的重要高地。

  文/图 本报记者 郑建玲 林燕英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