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共秀舞 学子成“创客”
近日,以“未来・创想——时空无界,思想无限”为主题的中山纪念中学教育集团第二届科创节启动。该活动通过人机共舞、智能机器人互动、模拟产品及研究成果发布会、专家前沿讲座等环节,为学子们打造一场科技与创意交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科创“盛宴”。
在启动仪式上,学校街舞社与智能机器狗的“人机共舞”暖场表演“点燃”现场,学生灵动的舞姿与机器人精准的动作完美配合,让艺术与科技的“碰撞”出新的火花。随后,本届科创节的“科创体验官”智能机器人“小纪”登场,与学生主持人同台主持,极具未来感。
在“模拟产品及研究成果发布会”上,纪中学子化身“创客”,展示三项自主研发的科创成果。这些成果包括获奖的AI微信小程序、生态研究项目和智能无线氛围小台灯等,以青年视角诠释科技与生活、技术与生态之间的深度联结。
该校学子创作的微信小程序“香山遗萃”,展现了中山的非遗小榄菊花会、中山醉龙舞等,而“纪中昆虫展”则收集了纪中的昆虫资料,介绍纪中的昆虫特色。
据悉,小程序“香山遗萃”先后荣获第三届小程序全球创新挑战总决赛三等奖、第三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客大赛一等奖等。
“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他们非常投入,结合了中山特色和‘人工智能+’,调用了大模型等,前后花费半年时间开发出了小程序作品,并加入了许多自己的思考和美学元素,获得了评委的高度认可。”项目指导老师、纪中信息学教师朱君辉介绍。
该校高二(22)班欧阳安多、黎孝雍、王智浩的研究成果《基于可解释性机器学习的中国森林冠层高度研究》,则获得了2025年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优秀海报奖,并在学校科创节现场进行项目展示。
该获奖海报研究基于可解释随机森林模型,创新性地利用GEDI星载激光雷达数据,在全国尺度上量化了海拔、人类足迹和降水对森林冠层高度的影响,揭示了显著的地区差异性。该研究为精准估算森林碳汇及实施科学生态管理构建了新的分析框架。
校方还邀请了深圳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的教授开展前沿讲座,为学子拓宽了科技视野。
舞台上,四只宇树机器狗随着音乐节奏灵活跳跃、起立、作揖,台下学生的欢呼声一阵一阵……近日,市华侨中学少年科学院成立仪式暨第八届创客节开幕,机器狗、下肢隐蔽助力外骨骼、无人机编队等前沿科技展演,让校园化身为一座沉浸式科学嘉年华。
本届创客节以“筑梦科学,智造青春”为主题,亮点之一便是“少年科学院”的正式成立。学校构建了“名誉院长+科学副校长+科创导师团”的高规格育人体系,聘请中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胡子冠担任名誉院长,中山大学杨建权副教授担任科学副校长,并汇聚来自清华、中大、华工、港科大等高校及企业的8名专家担任科创导师,搭建起“中学—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的直通桥梁。
活动启动后,学校内的六大展区、60余个科技摊位同步开放,涵盖VR体验、机器人互动、3D打印、天文观测、科学实验等内容。火焰掌、等离子炮、微生物观察等趣味实验引发阵阵惊叹,而机器人、机器狗、下肢隐蔽助力外骨骼、AI大模型等前沿科技展示,更让学生近距离触摸数字未来。
学生们穿梭于各展位之间,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高二学生崔润惠兴奋地说:“操作机器狗的过程太有趣了!学校办这样的活动,不仅带来快乐,更让我看清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高科技领域。”她表示,她所在的冠深部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自己对科技有了更深的理解,而创客节则进一步点燃了她的科学热情。
校友的回归成为本届创客节另一大亮点。毕业于暨南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苏柏源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专业的许智淞,带着他们创业团队的项目“下肢隐形助力外骨骼”回到母校。许智淞介绍:“我们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发出仅1.4公斤的下肢助力外骨骼,不仅售价将远低于市场同类产品,在设计方面也将更尊重使用者。”他表示,目前项目已获深圳科创学院60万种子轮投资。
许智淞表示,希望以自身经历激励学弟学妹:“科创之路需要引路人,我们曾是受益者,现在也想成为回馈者,希望未来有更多校友回到这里,让科创精神代代相传。”
主持人和机器人握手互动,无人机在头顶列队翱翔,武术教练与机器人同台“比武”……近日,市桂山中学校园内,2025年“科技新视界 青春创未来”校园科技节启动。
在科学实验秀现场,老师们化身“魔法师”,将“水火相容”“液氮蘑菇云”瞬间升腾等一个个震撼的实验呈现出来,让学子们更直观感受到物理、化学的原理,现场惊呼声、掌声不断。
科技节启动后,整个校园变成了一个巨型“科技游乐场”。在信息技术区,同学们争相操控编程无人机,设计虚拟桥梁,甚至指挥机器人上演“夺宝奇兵”。物理展位前,自制吸尘器、卫星模型、光影声振实验,吸引了不少“工程迷”。化学角落,“鲁米诺发光实验”揭秘刑侦科学,“七彩熔岩灯”和“水中花园”美得像艺术。
该校还聘任中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二级调研员、中山市科协原副主席海春生为科学副校长。
据悉,该校科技节将持续至12月初,后续还有科普展览、前沿讲座、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
构建多元体系,夯实科创教育根基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科学教育中,中山各学校打破传统课堂的边界,纷纷构建多元教育体系,并且注重动手实践与学科融合,并积极引入专家和高层次平台,为学子们打开更广阔的视野。
其中,纪中教育集团近年通过纪中大讲堂、少年科学院、“大中联动”人工智能实验室、高新企业科普基地等多元举措推进科创教育;今年,总校成功入选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广东省STEM教育项目校和省普通高中科学特色试点培育对象。
中山纪中校长梁世锋介绍,纪中教育集团将持续践行“思维+空间”教育理念,深耕科技教育沃土,通过“纪中大讲堂”“少年科学院”等品牌项目与科创节系列活动的协同联动,持续激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与无限创意,助力他们在无界时空中探索科技奥秘,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为响应科教兴国战略,学校连续八年举办创客节。”市华侨中学校长周红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不仅是广东省优秀创客空间、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更在今年广东省无人机大赛、机器人大赛中斩获多项一等奖。
市桂山中学副校长邱志权介绍,学校致力于推动科技教育与人文素养的深度融合,此次科技节的精彩呈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根植于桂山中学长期构建的科技教育沃土。
邱志权提到,学校系统推进扎实而富有特色的科技教育工作,在常规课程中夯实科学基础,在社团活动如机器人、编程、航模等活动中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并开展“专家进校园”系列讲座,让学生能够持续接触前沿科技,将科学探究融入日常学习生活。
据悉,桂山中学学子多次在省市各级机器人大赛、信息比赛中斩获佳绩。2025年,该校学子在粤澳学生信息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等。
统筹/本报记者 王帆
采访/本报记者 王帆 闫莹莹
通讯员 汤铸莹 陈丽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