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2版:要闻 新闻列表
~~~——
~~~——
~~~——
~~~——

 
2025年11 27
乙巳年十月初八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2版 2025年11月27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我市召开“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专场新闻发布会
多维普法强根基 法治护航润民心
  2025年是全民普法四十周年,也是“八五”普法规划总结验收、“九五”普法谋划之年。11月26日,中山召开“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相关情况。

  ■全市普法工作实现质效双升

  市普法办副主任、市司法局副局长李艳波在会上通报,“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中山市累计举办普法活动1.3万余场,覆盖群众超1500万人次,率先实现全省镇街普法评议全覆盖。期间,全市4个单位、2名个人获全国通报表扬,25个项目获评全省优秀,市普法办连续三年获评省级优秀组织单位。

  中山普法精准聚焦干部与青少年群体。干部学法方面,通过健全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宪法宣誓等机制,公职人员学法考试参考率与优秀率均超99%;青少年普法方面,法治副校长开展活动9000余场,覆盖学生800余万人次,形成“一校一品牌”格局,“普法小卫士”参学人数连续两年全省居首。

  李艳波表示,中山将围绕“十五五”规划与法治建设目标,谋划未来五年普法工作。市普法办将从五个方向着手:服务大局,推动普法与法治实践各环节深度融合;贴近群众,针对民生领域需求强化以案释法;紧跟时代,运用人工智能与新媒体提升普法精准度和覆盖面;文化润心,打造法治文化品牌,讲好法治故事;强化保障,将普法工作纳入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健全公益普法制度。

  ■法院构建司法公开普法新体系

  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罗嘉浩通报了中山法院“八五”普法期间的工作成效。全市法院累计荣获国家、省、市级普法荣誉79项,市中级人民法院被评为全国“八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法院积极构建新媒体普法矩阵,粉丝数超45万,14部法治微影视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多项创新举措获全国、全省推广。

  中山法院坚持司法公开,累计公开裁判文书30万余篇,开展庭审直播7.7万余场,打造触手可及的“法治公开课”。通过建立“1+3+5+N”普法服务体系,实施“人民法官下村居”等项目,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此外,打造“中学生校园法治情景剧大赛”“香山法雨”等特色品牌,形成“一个品牌带动一片宣传”的持续效应,让普法工作更具温度、更深入人心。

  ■金融安全普法精准守护群众“钱袋子”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三级调研员刘东生介绍了中山在金融安全普法方面的经验。中山以“协同发力、专业支撑、精准滴灌”为思路,构建起政府主导、监管联动、机构参与、社会响应的普法新格局。通过整合金融监管、公安、民政等部门及镇街、金融机构力量,已开展特色专题活动16场,覆盖超200万人次。

  在提升普法实效方面,中山引入市律师协会等专业力量,以真实案例剖析常见金融骗局,增强普法权威性。同时,精准聚焦老年群体,在养老机构、社区服务站、长者饭堂等场所设置展板、播放宣传片、发放手册,深入解析“养老理财”“以房养老”等骗局。各金融机构网点还打造“银龄港湾”,将金融服务与普法教育有机结合,切实提升老年群体风险防范能力。

  ■非遗融合打造特色普法品牌

  “找准文化与法治的契合点,普法会变得有温度、有特色。”南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黄镇介绍,该街道创新打造“非遗纸鸢+普法护航”模式,通过举办法治风筝DIY、职工风筝竞赛等活动,吸引超千人次参与,成功让法治文化融入基层。该街道创作的《法治之光・照亮非遗传承之路》作品成为中山首个获司法部推广的法治宣传精品。

  在普法推进中,南朗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分层落地、全域覆盖”,18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均设立法治宣传阵地,结合乡村振兴建设法治文化公园、宗祠法治长廊等特色场景。同时,深化深中法治联动,将普法纳入营商环境方案,设立跨界调解室,累计接待咨询175人次、调处纠纷39宗。

  见习生 周昊 本报记者 黄靖怡

  通讯员 钟司轩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