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镇是生鱼之乡,生鱼养殖面积达1.6万亩,产值超20亿元,全国六成的生鱼苗在这里培育,但生鱼加工行业几乎空白。黄锦来在2013年动员村民成立水产养殖合作社,于2014年成立食品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生鱼加工制品。2017年,在各级政府扶持下,黄锦来开办了本镇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加工厂,后建立起三角镇首个预制生鱼食材生产车间,实现从活鱼处理、分割加工到速冻包装全自动化生产流程,加工能力显著提升。
在销售渠道方面,我市生鱼产业长期存在“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黄锦来说,出于食品安全尤其是鱼类食材有鱼刺的考虑,学校食堂对采购鲜鱼类制品比较慎重,而这一渠道利润低、风险高,要求严格,尤其在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方面,一般的供应商很难达到条件。而本道食品拥有多年供应出口企业、上市公司等客户的经验,所以能够打开这一市场。
2023年,本道食品向三角镇辖区内迪茵公学、三角中学食堂供应食材,得到了师生的认可。在这过程中,黄锦来逐渐积累了心得,公司逐步从“养鱼卖鱼”向“养鱼卖菜品”转型。公司与广东省粤菜名厨林开胜合作,针对生鱼特点开发了新菜品。2024年,公司的产品入选“中山香农”品牌,在农业部门和公司的积极推动下,公司获得更多社会关注,也为公司带来了订单。据黄锦来介绍,目前已经与15家餐饮供应链公司建立稳定合作,向全市50余所学校食堂和多个机关事业单位食堂供应鲜品。今年下半年供应量翻番,每月供应量达到10吨。去年该渠道销售额只有40余万元,今年预计达到300万元,明年预计可突破500万元。
每天凌晨,位于本道食品的加工车间灯火通明,工人们快速地处理新鲜的生鱼,鲜品通过全程冷链送到校园。黄锦来说,产品正在得到认可,现在联系他的学校越来越多,“目前的订单都是通过口碑宣传,我对产品有信心,希望更多的中山人能够吃上咱们中山生产的水产品。”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