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4版:经济 新闻列表
~~~——
~~~——
~~~——
~~~——

 
2025年11 27
乙巳年十月初八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4版 2025年11月27日 经济 扩展 收缩 默认

我国低品位、共伴生矿产资源量大幅激活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 通过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创新工艺技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我国钴、铼、镍、铟等低品位、共伴生资源量大幅增长。

  记者26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在全国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我国矿山企业将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三率”标准作为约束性指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效提升。通过开展低品位、共伴生再评价,资源量大幅增长,钴、铼新增资源量实现超100%增幅,镍、铟新增资源量超30%增幅,“呆矿”变“活矿”、“小矿”变“大矿”,有效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在此过程中,各地积极运用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数字化、智能化矿山建设,实现“采矿不见矿”“无人化采矿”,建成一批无人采矿工作面,极大提高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纯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绿色矿山现场交流会上说,在生态环境、财政、市场监管、金融监管、证监、林草等部门和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共同努力下,全国绿色矿山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已建成1000余家国家级绿色矿山和4000余家省级绿色矿山,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