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2版:书香润童心 阅读促成长 新闻列表
~~~——
~~~——

 
2025年08 20
乙巳年闰六月廿七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44  服务市民 引导生活
  A02版 2025年08月20日 书香润童心 阅读促成长 扩展 收缩 默认

马伯庸做客中山书展与青少年分享阅读见解
将阅读融入生活才能真正爱上读书
▲马伯庸携新书《桃花源没事儿》亮相中山书展。
  8月18日下午,中山书展迎来马伯庸《桃花源没事儿》“见微系列”图书分享暨读者见面会。活动中,马伯庸既揭秘了这部以妖喻人的作品创作故事,也在媒体采访中针对青少年有关历史书籍阅读话题展开分享。

  文/记者 袁婵 赖彤瑶 图/记者 文波 实习生 唐宇彤

  ■谈新书:从灵感到定稿耗时12年

  谈起《桃花源没事儿》的创作缘起,马伯庸回忆道:“2013年我儿子刚出生不久,小区片区民警曾跟我聊起一段经历,有家小饭馆长期将杂物堆放在消防通道,多次劝导仍未整改。直到一位道长路过,以‘风水挡财运’为由提醒店主,对方竟连夜清理了杂物。”他坦言,这段充满生活烟火气的插曲让他忍俊不禁,也催生了最初的创作灵感。

  从灵感萌芽到最终定稿,这部作品耗时近12年,其间经历多次调整。“最开始设定在现实背景,后来又改到古代,最终定在了大家熟悉的‘桃花源’。”马伯庸笑称,自己前六年对故事的想法都有变化,直到2024年才最终完成这部作品。“这本书更像我的‘人生年轮’。”马伯庸感慨道,12年间自己从初为人父到步入中年的心境转变、对生活重量的感知与思考,都融入了这本书。他希望读者在阅读时能留意这些方面,从而感受到一个人成长的轨迹。

  ■谈读书:阅读不能脱离实践

  媒体采访中,谈及青少年阅读话题,马伯庸表示,《桃花源没事儿》虽为奇幻架空故事,但角色多源自中国古典文化,《白蛇传》的意象、《聊斋》的妖怪形象都能在书中找到。“如果孩子喜欢书里的角色,不妨顺着去了解背后的经典,比如读《聊斋》、看古代四大爱情悲剧,或是去探寻传统妖怪文化和传说,这是接触中国文化的好方式。”

  对于儿童要不要读历史的问题,马伯庸认为益处良多。“历史和现实是相通的,很多故事、人物当下可能读不懂,但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总有一天会突然明白其中的意义。”他以自身经历举例:“我年轻时对亲子情似懂非懂,当了父亲后再看相关故事,才真正体会到父母的付出,这就是阅读和生活的联结。”

  他还特别提醒,阅读不能脱离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是空话。书里不懂的词句、故事,亲身经历后会豁然开朗。只有让阅读和实践结合,小朋友才能真正爱上阅读,读懂书本里的深意。”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