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4版:告别精彩暑假 新学期新航程 新闻列表
~~~——
~~~——
~~~——
~~~——

 
2025年08 27
乙巳年七月初五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44  服务市民 引导生活
  A04版 2025年08月27日 告别精彩暑假 新学期新航程 扩展 收缩 默认

书桌前的山河
  石岐中心小学 五(4)班 林雨宸

  窗外的蝉鸣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七月的午后裹得滚烫。朋友圈里,表姐在张家界的云海前比着剪刀手,同学发了九宫格的敦煌壁画,还有人晒出了在青海湖边骑行的背影。他们的暑假是流动的,是高铁票上不断变换的地名,是镜头里永远新鲜的风景。而我的暑假,锚点在书桌前:摊开的《博物》杂志,像一扇窗,让我看见另一番山河。

  最触动我的,是《博物》第253期对“蛇类与人类”关系的探讨。作者没有回避毒蛇伤人的事实,却也写下了另一面:一条黑眉锦蛇一年能吃掉数百只老鼠,比猫的效率还高;蛇蜕的皮以及蛇毒的成分,在医学上都有着重要用途。书中甚至提到,多数蛇类遇到人类时会主动逃离,攻击往往是因为被踩到或挑衅。这让我想起去年在郊外遇到的那条小蛇,当时我吓得尖叫,现在才知道,它或许比我更害怕。合上书,脑海中的蛇不再是蜷缩的阴影。它们是用身体丈量大地的行者,是自然界里被误解的邻居。《博物》让我明白,对未知的恐惧往往源于偏见,而当我们愿意俯身了解,那些看似冰冷的生灵,也会露出温柔的底色。

  此外,《博物》第259期里关于“微赶海”的专题,把放大镜对准了生活里被忽略的角落——原来不必奔赴远方的海滩,阳台的花盆、公园的小河,甚至窗台上的积水,都藏着一场场迷你版的“赶海”。这些“微赶海”的主角,没有沙滩上蛤蜊的肥美,也没有浅海里螃蟹的灵动,却有着更动人的韧性。作者蹲在地上拍潮虫的照片,镜头里的小家伙触角颤动,竟让人看出几分可爱。它们在人类生活的缝隙里扎根:砖缝里的积水够喝就行,哪怕被扫帚惊扰,也不过是换个角落继续生活。原来当我们肯低下头,平凡的角落也能变成奇妙的剧场。最触动我的,是文中那句“真正的赶海,赶的是对自然的敏感”。以前总觉得“探索自然”要去名山大川,现在才明白,能发现窗台上青苔里的轮虫,能看懂墙根下蜗牛留下的银线,也是一种了不起的本事。

  这个暑假,我没有登上名山大川,却在书页间认识了数千种生物;没有拍下打卡照片,却在心里收藏了无数个自然的瞬间。那些在远方游山玩水的人,带回了风景的剪影;而我在案头的“旅行”里,收获的是与世界对话的密码——原来身边的一草一木,都藏着比远方更动人的奇迹。

  蝉鸣渐歇时,我合上最新一期杂志,封面上的星空正闪烁着光。我忽然明白,所谓风光,从来不止于目之所及。当一个人学会用好奇与敬畏打量世界,书桌前的方寸之地,也能盛下整个山河。

  指导老师: 徐小丹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