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用智能化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山联邦制药投资逾4000万元,建设了一座高31米、占地达2450平方米的智能立体库。目前该智能立体库已顺利通过技术验收,正式启用,可存放成品逾20万件,有效打破了仓储能力制约生产能力的瓶颈,实现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本报记者 王蔚然
■药品安全高效存储是关键
建设智能立体仓库成“刚需”
据悉,中山联邦制药是以药品制剂为主要产品的生产基地,厂区位于中山市坦洲镇,于1996年建成投产,1997年成为国内第一批全厂多剂型获得国家GMP认证的药物制剂生产企业。公司现有生产车间、研发及其他管理部门共36个,员工1000余人,年产值约30亿元,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制药企业。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和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行业迎来了新的变革和发展机遇,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制药业也在努力向智能化转型。其中,中山联邦制药就在积极响应转型升级热潮,不断增加智能生产布局,现在,企业已拥有成熟先进的设备和制药车间,在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为公众带来了更好的产品。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中山联邦制药副总经理丁宇光告诉记者,药品种类多、生产量大、生产批次多,因此,药品安全、精准、高效、有序存储就显得至关重要。
2021年,为满足市场需求、保障市场供应,中山联邦制药投资逾4000万元,建设了第一座占地达2450平方米的智能立体库。该智能立体库高达31米,属于国内医药行业仓储的至高库(国内医药行业仓储常规立体库建设高度24米),立体库货架总层数为18层,设13000个托盘货位,可存放成品逾20万件。智能立体库系统主要包括立体货架、巷道堆垛机、托盘输送系统、配套的电气控制系统、WMS/WCS智能控制软件及硬件,能实现成品的组盘、分拣、输送入库码垛、出库及拣选功能智能自动化。
目前该智能立体库已顺利通过技术验收,正式启用,投用半年来,不仅物流效率和精度得到了有效提高,还保障了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不断完善生产质量保证体系
坚持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
事实上,早在2017年,中山联邦制药就开始了“智能制造”布局,购买了自动联动线、高速压片机、自动灯检机、自动包装机、包装/堆垛机器人、自动灭菌系统、头孢菌素生产线等设备,总投资超过1.5亿元。
近年来,中山联邦制药又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做了很多升级改造。部署云桌面办公系统,配备了“量身打造”的软硬件一体化服务器,可提供更高水平的数据安全,进一步提高IT运维效率和办公的自由性和高效性;部署实验室HPLC/GC网络版软件,统一管理和数据备份,提升了数据完整性,且符合药品信息化系统法规要求;实施药品电子监管码系统,每件产品的电子监管码唯一,实现监管部门及生产企业产品追溯和管理。
此外,进行网络升级改造,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全面规划公司楼宇网络,光纤直接汇集到中心机房,实现核心交换机-楼宇交换机-千兆到终端计算机,实现了生产、研发、办公云平台,保障了数据安全;部署网络版杀毒软件、网络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对于网络的病毒和攻击实现全面防护,保障网络安全运行,满足办公和生产的需求;进行中心机房的建设,保证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关键设备的安全运行;进行智能园区建设(安防监控系统、门禁管理、智能人行道闸、智能停车道闸系统),规范与加强人员进出管理,为员工创造一个更安全的办公环境,保护公司财产安全。
“智能立体库项目的成功落地,是中山联邦制药打造生产、仓储、物流智能高端产业链的有力举措,而其他数字化、网络安全建设的部署,亦是中山联邦制药坚持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有力支撑。”丁宇光表示,中山联邦制药牢记企业使命,不断完善生产质量保证体系,为中山市制药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贡献力量,为中国健康事业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