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2版:要闻 新闻列表
~~~——
~~~——
~~~——其中,初三毕业生4.2万余名,“生地”考生4.7万名
~~~——
~~~——刘峥、覃媛媛家庭获评2022年中山市“文明家庭”
~~~——

 
2023年06 27
癸卯年五月初十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2版 2023年06月27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粤港澳文化合作第二十一次会议于6月26-27日在中山召开
搭建文化桥梁 共建人文湾区
粤港澳文化合作第二十一次会议合作项目小组会议在中山温泉会议中心举行。本报记者 王云 摄
  6月26日至27日,粤港澳文化合作第二十一次会议在中山市召开。26日下午,分别以演艺、公共图书馆、文博、非遗、文化产业等为议题的合作小组会议先行召开。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自2019年召开粤港澳文化合作第二十次会议以来,粤港澳三地文化部门在国家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的大背景下,积极把握机遇,携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接下来,更多粤港澳文化合作事项将一一付诸实践。

  本报记者 谭桂华 陈雪琴

  ■聚焦公共文化事业,达成更多交流合作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唐国华认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三地演艺界的沟通渠道和信息发布平台也应更加畅通。“虽然三地演艺事业的体制机制存在差异,但彼此间畅通无阻的交流,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差异,从而寻找到更多共同点,达成更多亲密无间的合作。”唐国华说,如此将进一步提升粤港澳演艺文化的内涵和档次,无论音乐、戏曲还是舞蹈,都力争达到国际顶尖的演艺水平。

  广东省博物馆馆长肖海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逛博物馆”成为各地市民、旅客了解当地文化的重要方式,“博物馆热”持续高涨。这一方面有赖于全民文化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博物馆自身形象的转变。“广大文博工作者不断创新表现形式,各类文创产品不断出圈,很大程度上拉近了博物馆与市民大众之间的距离。中山市博物馆的陈列,在内容上具有国际视野,在表现形式上兼具氛围感和科技感,是文博事业贴近市民生活的鲜活案例。”肖海明说。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公共图书馆管理厅厅长吕志鹏表示,粤港澳三地图书馆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合作关系。早在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图书馆联盟便已成立,该联盟有效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献、全民阅读、图书馆发展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接下来,希望能更多地走进广东、走进香港,进一步加强区域文化交流,让更多人了解图书馆事业,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文化职能。”吕志鹏说。

  ■丰富文旅展示元素,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走深走实

  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分组讨论会提到,2023年到2025年将继续推动粤港澳文化展业合作,支持和鼓励企业参加深圳文博会、广东旅博会、广东旅游文化节、中山游博会,推动粤港澳地区文化创意与创新创业深度结合。

  “大型文化活动和文化展会不仅带来了大量的人流,还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处长东田提到,2021广东旅博会3天直接拉动旅游消费约5000万元,时下深圳文博会、广东旅博会、广东旅游文化节、中山游博会这几个大型活动,都对拉动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东田还以中山游博会和东莞漫博会为例,表示各地在举办文旅活动的同时,因地制宜将文化同科技、动漫、游戏游艺结合起来,衍生出系列文创产品,丰富各地文旅展示元素,为文旅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这两个展会专业性极强,可以邀请更多港澳年轻人,双方在动漫、电竞、游戏游艺等行业领域进行深耕,生产出更多时新、出圈的年轻态产品,将会为该细分领域打开更多市场。”东田说。

  “中山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保留了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各镇街又有自己的优势产业和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这种多元发展形式和丰富的产业内容正是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的基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厅厅长何鸿斌告诉记者,当前中山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各镇街可以结合非遗文化衍生系列文创产品,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何鸿斌说。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