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是2024年,还有大约半年时间,深中通道就将正式通车。这座凝结着无数翘首企盼、美好期许的光明大道,将串联起理想与现实,成为中山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何迎接这不同寻常的一年,每个人都在思考。
■何为主要矛盾?
敞开怀抱拥抱深圳,与“巨人”同行,与时代同步,这是中山人长久以来的夙愿。但假如,没有土地空间,没有美丽生态,中山用什么去拥抱深圳?抢抓历史机遇,应对这场关乎全局、关乎未来的大考,正是这一代人的使命。
2021年12月26日,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召开。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打赢打好低效工业园改造、水污染治理两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没有退路,意味着只此“华山一条路”,唯有破釜沉舟、一往无前;攻坚战,意味着任重道远,必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为什么“工改”是没有退路的攻坚战?改革开放初期,中山凭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气神,解放生产力,发展工业经济,一跃成为“广东四小虎”之一。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传统发展模式,导致土地碎片化和低效利用问题突出。到2021年,全市土地开发强度近40%,单层锌铁棚厂房占地11.2万亩,平均容积率0.65;已出让的土地中,10亩/宗、5亩/宗以下地块占比分别近70%、50%。受制于此,多年来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没空间,招商引资项目难落地,一批骨干企业被迫外迁,工业投资十年(2012—2021年)负增长。遍地低效工业园的局面不打破,即便深中通道通车,中山也只能从“望洋兴叹”变成“望桥兴叹”。
为什么治水是没有退路的攻坚战?中山是岭南水乡,拥江揽海、河网交错,因水而兴、因水而美。但由于多年粗放式发展,河涌污染日趋严重。2021年10月26日,中央环保督察组通报中山治水典型案例,指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低、污水直排现象突出、管网缺失、部分水体治理成效不稳定等问题。同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县级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提前1年完成”。换句话说,中山必须用三年时间,攻克占比近四成的黑臭水体;而目标年2024年,又恰好与深中通道通车时间吻合。中山要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决不能任由“污水横流”。
“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1937年,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一文中,阐明了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深刻道理。》》》下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