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唐柳青
据悉,《药物引起的Takotsubo综合征:来自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见解》和《探讨5-氟尿嘧啶与154例Takotsubo综合征的关系》,这两篇研究成果的摘要除了将在学术会议期间进行交流和展示之外,还将刊登在全球心血管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JACC)上。
据介绍,这两篇研究成果是该院重症医学科医生牛海名在袁勇、李建伟的参与、指导下,在陈妙莲、梁宏开、冯力、李明星的共同协助下完成。是该院重症心脏团队在救治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大量临床实践中发现存在Takotsubo综合征相关严重并发症,并首次使用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对Takotsubo综合征的防治进行分析研究。第一篇《药物引起的Takotsubo综合征:来自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见解》,得出了肾上腺素、盐酸文拉法辛、异丙酚、氟尿嘧啶和沙丁胺醇为最常见与Takotsubo综合征相关的药物,强调了药物引起的Takotsubo综合征病例的增加趋势,和理解两者关联的必要性;第二篇《探讨5-氟尿嘧啶与154例Takotsubo综合征的关系》,追踪了154例使用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诱导的Takotsubo综合征患者,了解5-氟尿嘧啶相关Takotsubo综合征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和对使用5-氟尿嘧啶的肿瘤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护理和观察对于预防此类疾病的重要性。
袁勇为市人民医院国家级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学术带头人,国务院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李建伟为中山地区最大的重症医学科主任,国务院津贴专家,硕士生导师。两位医生一直致力于重症心脏规范治疗团队的建立,团队目前使用机械辅助救治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合并心源性休克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团队发现仍然有一部分心源性休克患者起病原因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因此对于心源性休克患者特殊病因的探索和预防成为新的临床探究方向。
截至目前,世界各国相继发布了许多关于Takotsubo综合征的诊疗标准,但尚没有形成世界共识。此次袁勇、李建伟团队关于Takotsubo综合征的2篇临床研究成果对于Takotsubo综合征的预防和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的早期正确诊疗有着深远的意义。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