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去年,古镇某纸箱厂与某电子商务公司有买卖合同纠纷,法院判电子商务公司应向纸箱厂支付货款9万余元。可判决生效后,电子商务公司始终未还款,纸箱厂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承办法官陈国鹏随即对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某电子商务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彭某共关联5起案件,总标的额77万余元。
“法官,我在拼多多上看见这家公司开了店,还在卖东西,应该有钱还我的!”在案件执行陷入瓶颈时,申请执行人向法院提供了一条财产线索。法院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对被执行人经营网店的开户银行账户进行查询、冻结。但该网店开户银行账户余额不足,未能足额冻结执行款。
“看这网店每个月的销售订单数并不少啊,怎么银行账户会没钱呢?”看着网店可观的销售额和显示余额不足的账户,陈国鹏陷入沉思。为进一步查清事实,他找到了彭某:“我们查实你的公司经营一家网店,交易频繁,请出示一下网店的交易流水。”
“我的网店确实生意还行,但我欠的钱实在太多了,实在没办法一次性还清债务啊。”面对法官的质问,彭某闪烁其词。
为查清彭某所言是否属实,法院向“拼多多”平台发函,调取了彭某网店近一年来的交易流水,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流水显示,该网店一年来的交易数据共有5万多笔,交易数额高达300余万元!
彭某明明有履行能力,却以转移账户资金、刻意隐瞒财产情况等方式逃避执行。其行为已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不久,彭某被依法刑事拘留。
原本一起简单的民事纠纷,却因彭某的失信、故意不履行判决裁定而变成刑事惩罚。法官表示,被执行人企图通过“耍小聪明”转移、隐匿财产逃避执行,是对司法权威和法律底线的公然挑衅,更破坏社会诚信体系。该案为法律意识淡薄的被执行人敲响警钟,“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恶意规避执行终将难逃法律的制裁。
本报记者 余晓霖 通讯员 何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