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5版:作品 新闻列表
~~~——
~~~——
~~~——
~~~——
~~~——
~~~——

 
2024年04 30
甲辰年三月廿二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5版 2024年04月30日 作品 扩展 收缩 默认

煨粥仔
  陈龙辉

  历史总会淘汰一些东西,留下一些东西,无论它对错,这是时代的选择,比如“煨粥仔”。

  “煨粥仔”,相信在广东农村,超过四十岁的人小时候都吃过。

  家里留了一个用来“煨粥仔”的老物件。那是一个造型简单、古朴的容器,上面有烟火熏黑的痕迹。从我生下来就在我们家,也算有点年头。家里每添一个孩子,待过上一段时间,为了补充奶水的不足,老妈就用那容器,煨上一锅稠稠的浓香的粥仔,给小孩补充营养。

  一般来说,煨粥仔在煮饭之后。粥仔以米汤、米、白眉豆为基料,加上咸猪骨或者咸鱼头,两样都没有的,加个咸鸡蛋,按照农村人的说法,咸的东西补钙。等饭好了,就把那容器放入火灶里,用烧饭炭火的余温把它慢慢煨熟。等到下午,粥仔也煨好了,小孩也饿了,不等端到跟前,嗷嗷叫的小孩已经张着口在等了。

  那时候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喂妹妹吃粥,不为别的,就为了尝尝那味道。粥比较稠,很烫,要把调羹舔干净,有时候要把粥放口里试试温度才放心喂小的,所以这件事是我们最乐意干的活。

  要说最危险的一件事,是我出生仅仅五天的大女儿,因为过早吃粥仔,还发生了难忘的故事。那天,我下班回家一看,小小的人儿不哭不闹,只是口边有一点淡红血丝,把我们吓得不轻,于是,连忙带她去医院。去到医院,接诊的是个老医生,不拍片不检查,开口就问:“除了奶水和温开水,还给过什么她吃了?”

  我妈在一旁小心地说:“没有什么别的,就喂她吃了一点粥仔。”

  医生又好气又好笑:“嗐!还没有喂什么。这么嫩的胃能消化得了粥?别老是想当然地什么都给小孩吃!”

  老妈一边偷瞄着医生,一边还不服气地嗫嚅:“我还不是这样养大了六个小孩。”

  耳尖的医生听见了,狠狠地瞟了她一眼。

  结果我女儿吃了两天药,长大以后无病无痛,身体健康。

  要说最迫不及待的就要数我了。据老妈说,喂我吃粥仔要两个人服侍,一个把粥仔吹凉,一个负责喂,万一慢了还大哭大闹,小脸憋得通红,那是急的。前几天老妈还当着妹妹们的面当笑话说我。

  最喜欢吃粥仔的要数幺妹,最小的妹妹我们都说“阿拉”,俗话说“拉女(仔)拉心肝”,在小家里的地位可见一斑。她结婚了害喜,跑回家跟老妈说什么都不想吃,就想吃妈妈煨的粥仔。老妈看着她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忍住心里钝钝的痛,若无其事地哈哈笑着问想吃什么料的。妹妹回答说,想吃咸猪骨头的。

  老妈翻出那个像宝贝一样包着的容器,淘洗干净,又拿出准备用来煲汤的猪骨,选几块她认为好的,用盐稍腌一会,加上清水、粳米、白眉豆、姜片、灯芯、陈皮等。中医认为猪骨髓性温味甘,入肾经,具有补肾填髓功效,适当食用能够改善精血亏损导致的乏力、精神不振、面色苍白等现象;白眉豆补钙,微生物及蛋白质丰富,灯芯陈皮可解心火,消暑良药。此粥口感咸香,嫩滑。

  两母女一人在忙一人在旁边站着,说着无尽的体己话。后来一直拉着手,小声说大声笑,眼里泛着无尽的爱意。

  粥煨好了,老妈先舀半碗,摊凉后放到“拉妹”的眼前,说:“放温了,快尝尝对不对味。”肯定是对的,“阿拉”一口气把那锅粥吃得干干净净,肚子是满的,心里也是满的。

  今年春节,老妈把关于“煨粥仔”的往事一一向我们说了,有些是我们知道的,有些是我们补充的。

  历史就是这样,有人主说,有人补充,家的历史也就成了众人的历史。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