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把学生带出“小”课堂,走进“大”课堂,打磨更多让青年学生听起来可“解渴”、学起来能“共鸣”、品起来有“回味”的“行走的思政课”,打造极具特色的思政育人品牌。
■创新思政教学模式
近年来,中山火炬职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将其巧妙地融入专业课中。他们深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既具备专业技能,又拥有高尚品德的新时代能工巧匠。
为了打破传统思政课的局限,中山火炬职院创新教学模式,将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乡村企业。学校通过“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乡村振兴的脉搏,领悟思政理论真谛。
课程内容上,中山火炬职院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他们深入挖掘专业特性和中山独特的思政元素,重构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拓展专业群优质课程思政资源库。
教学能力上,中山火炬职院鼓励支持高级职称教师带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并建立各专业、课程负责人坚持亲授本门课程第一课制度。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们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热情。在此基础上,学校还组织群内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别的课程思政案例评比、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等,以此突破专业群思政教学能力不强、效果不佳的瓶颈。
2023年,在广东省教育厅公布的省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示范计划项目立项名单中,中山火炬职院共推荐申报6类16个项目,最终12个项目获立项,立项总数居全省前列,特别是学校成功立项为“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高职院校”,成为全省30所课程思政示范高职院校之一。
■上好“行走的思政课”
为了让思政课堂“活”起来,中山火炬职院鼓励学生们将所学知识与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实践相结合,为乡村注入青春活力和创新动能。2023年学校启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全校20多支队伍奔赴田间地头,在“行走的思政课”中学习、实践。学生们深入乡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亲身体验乡村振兴的艰辛与喜悦。同时,学校还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的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
中山火炬职院成立的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群课程思政研究分中心,拥有120平方米的工作坊。这个工作坊不仅是团队成员提供集中讨论、集体备课、共同攻关的场所,更是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一大亮点。在这里,教师们可以共同探讨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路径、新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力量。
据了解,还有“水到鱼行——水产行业首家技术服务公益平台”“‘聚火星’工作室”等项目,不仅仅是师生助力乡村振兴的项目,还是学校让思政教育发挥育人实效的改革与创新。
岳才瑛 郑建玲 樊向前 钟嘉妍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