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6版:论丛 新闻列表
~~~——
~~~——
~~~——
~~~——

 
2024年07 22
甲辰年六月十七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6版 2024年07月22日 论丛 扩展 收缩 默认

以工农文旅深度融合推进中山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胡卫华

  深中通道开通给粤港澳大湾区融合按下加速键,尤其是给中山、深圳带来直接利好。两地互为目的地和客源地,提升了旅游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与深圳高质量全方位的旅游互动,有助于更全面地展示中山的城市形象、休闲气质与文化内涵。微旅游、慢生活、深体验,一幅幅沉浸式的生动场景通过漫游线路,将城市、乡村、景区等动线“串珠成链”。工业是中山立市之本,乡村振兴中山实践有声有色,红色是中山最鲜艳的一抹底色,旅游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追求的幸福事业。推动工业、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是中山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与必由之路。

  一、以镇域特色和产业旅游为核心,激活经济发展动能

  (一)强化镇域特色,做大工旅融合

  中山作为制造业大市,工商登记共有60多万个市场主体,制造业企业超过8万家,每年的规上工业产值超7000亿元。中山全市形成了一批颇具规模和特色的现代产业集群。涌现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家用电器、健康医药等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灯饰光源、红木家具、游艺设备、五金锁具、燃气具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中山依托这些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产业+旅游”,以旅游赋能产业发展。中山旅游以“工业美学”为核心思想,让全市美居、美食、灯饰等产业链条得以延伸,产业价值得以放大。目前中山市工业旅游特色景点景区接近50个,资源密度位居全国前列,厨邦酱油文化博览馆、大盛陶艺景区等一批工业旅游景区成为中山旅游的靓丽名片。如咀香园文化馆把食品文化融入旅游特色之中,按照国家工业旅游行业标准,在厂区内谋划“一馆二厂三廊四区五主题”工程,建立了“旅游+技艺展示基地”和“旅游+体验制作实践基地”。

  中山现有的工业旅游资源点,需要以“抱团”的方式将原先分散的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实现专业镇由“一镇一品”向“一镇一游”的转型,最终实现工业、旅游业和“百千万工程”建设的融合发展。

  (二)推广主题节庆,深挖细分市场

  中山的经济以第二产业为主,拥有多个著名的产品生产重镇,每年定期举办各种具有国际水平的博览会,为宣传城市品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带动了主题节庆旅游的蓬勃发展。如中国休闲服装名镇沙溪,其举办的中国国际休闲服装博览会十分闻名;中国灯饰之都古镇,是亚洲最大的灯饰生产基地、全球四大灯饰生产基地之一。此外,小榄东升脆肉鲩美食节、中国(三乡)古典家具文化节、中国(中山)国际游戏游艺博览交易会等节庆活动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客参加这些主题节庆活动观光购物两不误。

  二、以农旅融合和典型示范为抓手,打造乡村振兴高地

  (一)以农旅融合为重点,深度挖掘旅游元素

  中山市《关于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强镇兴村的行动方案》指出,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充分发掘利用五桂山、南朗等多元价值,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中山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打响品牌。为推动农旅融合,中山高品质打造了“香山古韵”“岐水流芳”两大乡村振兴示范带,并规划建设好岐澳古道、香山古城等项目,全方位展现中山厚重的历史文化。随着深中通道的通车,更拉进了中山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旅游客源市场的距离,将会使深度打卡体验中山变得越来越便利。

  (二)以示范村镇为重点,做好乡村品牌创建

  中山乡村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乡村文化底蕴深厚。目前,中山市有8个镇街获评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22个村获评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左步村、雍陌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曹边村等9个村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计划按照典型村培育标准,推动典型选树培育村对标对表开展培育建设工作,先后达到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标准,到2026年,打造一批具有中山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典型标杆。

  中山市已精选15个省级、优选30个市级、预选50个镇级典型选树培育村,推动形成了“筹备一批、打造一批、巩固一批”的典型村梯次培育格局,围绕加强精品村建设,打好“景区+乡村”组合牌、“农业+工业”双轮驱动,打造产业融合发展高地。为庆祝“深中通道”通车,中山市篮球邀请赛在沙溪打响,作为火爆广东乃至全国的“村BA”冠军诞生地,以沙溪篮球为代表的民间文体盛会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乡村文旅热点。

  (三)以特色农业为重点,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中山是广府粤菜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全国首个“中国粤菜名城”。石岐乳鸽、中山脆鲩等都是经典粤菜的代表。在“百千万工程”中,可以通过“名品名菜”助力“名镇名村”出色出彩。中山有延绵80公里海岸线,休闲渔业资源丰富,境内拥有珠江八大出口的三个出口,是广东省海洋经济活跃发展区和粤港澳海洋经济合作圈地区。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是实施高质量发展、实现“藏粮于海”的重要路径。发展海洋牧场旅游观光、休闲垂钓等休闲游,不断拓宽海洋牧场从业者增收渠道,逐步形成海洋牧场经济新的增长点。如横门全力搭建中山海上疍家文化展示窗口,推动“渔业+旅游”融合发展,积极鼓励集“生产、景观、文化、观光、娱乐”为一体的现代渔业综合体和休闲渔业精品基地,通过渔业转型升级、产业融合,以产业促进旅游、以旅游带动产业,促进渔民增收致富。

  三、以红色文化和非遗传承为龙头,擦亮中山文化名片

  (一)领悟红色文化精髓

  红色文化是中山的最重要文化标签。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山是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故里,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根据中山市旅游资源普查初步成果,目前全市共有旅游资源2784项,具有等级的有1660项,包括不可移动文物450项,还有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杨殷故居、古氏宗祠等众多红色旅游资源,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还被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我们要做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学习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

  (二)活态创新传承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地方的文化基因库。目前,中山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4项,其中国家级6个(咸水歌、小榄菊花会、醉龙舞、崖口飘色、沙溪凉茶、六坊云龙舞)、省级20个、市级58个。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中山市的一张闪亮文化名片。

  我们要使非遗文化“活起来”“传得开”“走出去”。一是要创新传承方式,与文物、旅游、生态、教育、科技等紧密结合,完善利用形式,真正实现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二是要创新非遗文化的传播途径和形式,拓宽传播范围,既要保留中山风味,又能雅俗共赏。三是与时俱进,不断赋予非遗新时代的新内涵。如中山市共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香山书房”共107家,在设计上将中山非遗元素与现代设计风格相结合,通过营造沉浸式的阅读氛围和场景,把非遗与阅读有机结合,让读者在书房中体验非遗之美,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推动非遗节目融入旅游景区,充分发挥各类非遗资源的独特优势,引导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传承人与文旅企业合作,做好非遗项目的产品开发,打造了咀香园、红博城等以非遗项目展示体验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景区。中山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非遗与文化旅游等产业业态深度融合,推动非遗在新时代出新出彩。

  四、以内涵建设和品牌打造为亮点,构建全域旅游体系

  (一)补齐产业链条,练好内功

  截至目前,中山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29家,其中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是国家5A级景区,中山詹园、华艺广场及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等3家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假日广场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中山温泉旅游度假区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虽然中山旅游业亮点纷呈,但“食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条尚不是太健全。生产型景区比重太高,各景区缺乏有机联系和互动,休闲度假氛围还有待提升。要加大生产型景区诸如星光联盟景区、厨邦酱油文化博览馆景区、粤丰环保科普研学基地景区等向生产生活结合型转变。在优化旅游版图、延伸出行半径、丰富产品类型等方面,中山还大有潜力可挖。

  (二)提升服务水准,擦亮品牌

  中山旅游服务水准要向中山美食看齐,千锤百炼、精益求精。在注重标准化的同时也鼓励百花齐放,创建一批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特色民宿品牌。一方面,科技赋能文旅,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另一方面,中山可将当地历史人文特色、品牌文化阵地融进驿站等基础服务设施,如东区街道三溪村文旅驿站设计,撷取当地古村落和岭南建筑的符号,形成浓郁的三溪风格,成为当地基层文化网红点。

  作者系广东省社科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旅游发展研究所所长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