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5版:论丛 新闻列表
~~~——
~~~——
~~~——
~~~——

 
2024年10 10
甲辰年九月初八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5版 2024年10月10日 论丛 扩展 收缩 默认

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龚 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要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火车头”,以此来牵引其他领域的改革走向纵深。这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思路的核心所在,是我们党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要决策。

  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全面深化改革已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逐步深入到政治、文化、社会乃至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尽管改革的领域持续扩大,但核心仍然离不开经济体制改革。当前,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正视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新的挑战。一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人口流动、资源配置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二是环境污染和资源约束问题依然严峻。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水土空间资源短缺和不均衡分布问题亟待解决,可持续发展路径的选择和推进需要探索。三是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面临新的挑战。虽然我国科技领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较弱,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不平衡也值得重视。总体而言,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仍然面临着发展质量和效益亟待提升、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创新等多方面的挑战。

  积极应对经济领域的挑战,需要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因此,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从而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协同推进其他领域改革,有效解决其他领域的深层次矛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能。

  原载《南方日报》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