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腾江 通讯员 梁智昌 黄榕
■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圈
翠亨新区党工委书记张会洋介绍说,近年来,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充分发挥文化底蕴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和交通优势,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其中,建设一条高品质乡村振兴示范带,以“香山古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契机,策划4条精品线路,涵盖14个村(社区),以中心村为节点、圩镇为枢纽,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集片成带。
同时,翠亨新区(南朗街道)还打造了一个特色乡村旅游圈,构建以孙中山故里旅游区为核心,以翠亨村、崖口村、榄边村、左步村为代表的“1+N”特色乡村旅游圈。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为圆点的10公里范围内,“景区+网红村+美食街”等多种元素组合的文旅集群。
记者获悉,翠亨新区(南朗街道)还推动“泼天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一方面是丰富文旅消费新场景,升级改造孙中山故里旅游区、崖口海鲜街、东堤集市等,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互动体验感。另一方面是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全力引育顺时·景峰深中营地、翠湖公园彩虹房、天颐·幸福俚田园、中山装文化馆等文旅项目,落户香山府、福朋喜来登、圣淘沙餐饮等中山首店。
记者还了解到,翠亨新区(南朗街道)正打造文旅消费新品牌,坚持“一村一品”,精心组织办好崖口飘色巡游、华照木龙巡游、横门“疍家情”、白企“客家情”、榄边“家国情”、金色大地音乐会、关塘灯笼节等品牌文旅活动,积极承办2024全国“村BA”广东省赛崖口赛区比赛。
■投资约920万元打造典型村重点片区游览路线
据翠亨新区党工委委员,南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刘登介绍,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共辖18个村(社区),省市级典型村占比较高,典型村培育取得了不错成效。尤其是以“香山古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契机,编制“香山古韵”翠亨-崖口段整体规划三年项目库方案。组织编制《崖口-翠亨片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3年培育和建设方案》和《冲口-左步片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3年培育和建设方案》,全面推进典型村培育和建设工作,争创全市典型村标杆。“今年重点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游览路线建设,对冲口-左步、崖口-翠亨两个典型村重点片区进行游览路线打造,预计总投资约920万元。”刘登说。
记者了解到,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在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狠抓工夫,在崖口村计划利用下田林公园、海怡路段布局高端民宿群,力争未来1-2年内新增300多个民宿房间。同时加强崖口飘色文化保育推广,每年举办飘色巡游活动,开展飘色才艺培训班;积极盘活闲置物业,将崖口旧厂房改造成文化创意园。
同时,在翠亨村计划通过合作发展的方式招引较大品牌的文旅项目和运营团队,高质量完成石门片区“盆景场”150亩统筹用地的文旅招商工作及石门路6号院项目。
刘登还介绍说,翠亨新区(南朗街道)正着力打造系列农业品牌。在崖口村,持续做大做强富硒大米品牌,以示范带沿线近3万亩养殖水面为基础,发展虾蟹混养11000余亩,推广冬棚养殖2000余亩;在白企村,举办首届荔枝嘉年华,助力白企荔枝品牌打造。
■近3000亩养殖池塘尾水治理项目通过验收
南朗街道农业农村局局长郭刚介绍说,翠亨新区(南朗街道)今年有近3000亩养殖池塘尾水治理项目通过竣工验收,累计完成尾水治理面积约1.5万亩,完成面积、施工进度均居全市第一。
据介绍,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在实现渔业养殖绿色转型升级的基础上,杜绝养殖尾水直排河涌,明显改善了鱼塘周边的生态环境,减少水产品患病风险,有效提升水产品品质。同时对养殖池塘升级改造,拓宽养殖水域深度,提高养殖容量,引进新技术,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有效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实现了养殖绿色循环发展、养殖户和村集体增收的共赢新局面。
在努力建成“抬头见蓝、出门见绿、开门入园”的秀美人居环境下,产业也得到大力发展。张会洋也表示,翠亨新区(南朗街道)以“百千万工程”统揽全域高质量发展,引进龙头企业、行业“隐形冠军”等项目,牵引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目前,全域拥有上市企业总部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级和省级单项冠军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188家,过半数规上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