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出明确要求。
香山地区(今澳门、中山、珠海)具有工业化起步早、制造业基础扎实、工业体系完善等特点。香山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中国工业发展史来看,香山工业文化的研究价值不可小觑。香山工业文化是香山文化、岭南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香山工业文化的研究不仅在工业文化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对香山地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实支撑。
一、香山工业文化研究的价值
自18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工业化进程中也创造了丰富的工业文化。
何谓工业文化?2016年12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工业文化定义为:工业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形成的、渗透到工业发展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中所提出的促进目标则包括了传承和培育工业精神,树立工业发展新理念,提高全民工业文化素养,推动工业设计、工业遗产、工业旅游、企业征信以及质量品牌、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工业文化是融汇在国家工业“硬实力”中的文化软实力。香山工业文化研究内容包括:香山工业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在世界工业文化中发挥的作用;香山工业文化与人类四次工业革命的关联;香山工业文化的整体形象、本质特征、内容结构、表现形式、功能作用;香山工业文化挖掘,工业遗存保护开发、企业家精神、华人华侨工业情结、大湾区工业文化研究、工业与园区、工业与高职教育等众多内容。香山工业文化研究具有系统性、时代性、现实性等多重价值。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有利于以点带面丰富工业文化研究。全球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香山人便较早接触到大工业;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工业肇始时,香山人在推动中国近代工业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涌现出容闳、唐廷枢、徐润、郑观应等一批代表人物。民国时期,作为“模范县”的香山工业发展处在全国之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作为沿海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香山地区的中山、珠海在吸引外资、发展高科技产业、民营经济、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工业领域改革创新等方面成绩喜人,被全国甚至是全球关注。香山工业文化是研究中国甚至全球工业化演变的最佳观察视角之一。二是有利于研究不同时期工业发展的特征。自中国近代工业化以来,香山工业为什么行?为什么能?发展动力在哪?这些问题都值得好好研究,结合时代背景,研究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可以找到香山工业与世界工业不同发展时期的关联性。三是有利于全面提升对大湾区建设的认识。香山地区组成的“香山湾”历史上在香山地区对外开放、人才成长、创新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24年6月30日,深中通道建成通车。深中通道通车为珠江口东西两岸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香山地区的中山正处于深中通道连接珠江口东西岸的“桥头堡”位置,“大桥时代”赋予香山工业更多机遇。
二、香山工业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世界经济史表明,没有经历成功的工业化进程,就不可能成为繁荣富强的发达国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香山镇于南宋1152年提升为香山县。1925年“香山县”改为“中山县”,2025年是“从香山到中山”的100周年,启动香山工业文化的研究意义重大。
一是有利于增强加快转型升级的自信。全国上下正加大力度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化。以中山为例,中山工业基础扎实,实体经济发达,民营经济活跃,培育发展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白色家电、五金制品、灯饰、家具、休闲服装等一大批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经济。全市正加快推进“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深入实施“文化兴城”五年计划和三年行动,加强香山文化研究,探索伶仃洋文化,加快推进香山古城、孙中山故居片区、香山名人馆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对全市工业遗产(遗存)的保护与开发;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集中优势资源,重点规划打造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产业的新时代中山现代产业集群“十大舰队”,加快建设制造强市,领航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山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中优势明显,前景广阔。
二是有利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等深度融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是香山工业文化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发展新质生力,香山人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动力坚持创新发展,整合“多链”优势,久久为攻。
作者系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编辑、《中山工业简史》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