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陶艺20多年,在板芙白溪瓷釉彩烧制技艺濒临失传的情况下,崔俊夫妇没有因该技艺的土窑烧制难度高而退缩。反而,他们坚守匠心传承工匠精神,以特有的情怀和执着,让白溪瓷釉彩再现古朴神韵。2022年,板芙白溪瓷釉彩烧制技艺被评为市级非遗,随后崔俊也被评为该技艺传承人。让“沉睡”非遗“活”起来的同时,他们还大胆探索“非遗+文旅”,让更多人认识陶艺、了解板芙非遗,为中山“百千万工程”贡献文化力量。
本报记者 陈雪琴
通讯员 梁耀洋 范展颢
■匠心传承
白溪瓷釉彩重获“新生”
泥料拿捏、拉坯,打磨、刻花、上釉,每个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经过他们的手,原本平淡无奇的泥巴脱胎换骨,变成了杯子、花瓶、茶具等形状颜色各异的陶瓷艺术作品。
1997年,崔俊自成都理工大学油画专业毕业后,便来到广东从事陶瓷艺术相关工作。在陶艺的“江湖”摸爬滚打十几年后,2014年,崔俊夫妇在板芙镇白溪村租用几亩土地,开设了大盛陶艺厂。
白溪村(以前称“白坭坑村”)历史悠久,因出产制作陶瓷的白色泥料而得名,民间就流传着“先有白坭坑,后有香山城(石岐)”的传说。当地曾出土了多件新石器时代文物,还有一座晚清时期的古瓦窑,这也证实早年白溪村就有采白泥用土窑烧制白溪瓷的传统。
白溪村党总支书记谭凤池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古瓦窑渐渐荒废,虽然不少老一辈村民还会烧制白溪瓷的技艺,但随着他们年岁渐大,这项技艺逐渐没落。
“当时板芙镇已经没有人烧制白溪瓷,如果我们不去传承,这项技艺就断了、没了。”崔俊坦言,白溪瓷是用土窑烧制的,在烧制过程中,要守在土窑旁三天三夜,根据烧制时间、温度掌握火候,不断往里面添加木柴。此外,广东天气大多时候都较炎热,加上柴火烧制的高温,烧窑过程中身上常常被烤得红彤彤,非常辛苦,这也成为该项技艺没落的主要原因。“老祖宗的技艺不能断,我们本就热爱陶艺,将它传承下去也是责任和情怀。”崔俊很爱笑,言语中也满是坚定。
崔俊学习白溪瓷釉彩烧制的师父是谭国西。谭国西年轻时曾协助父亲制釉烧瓷,是白溪村老一代用土窑烧制瓷器的窑工。
2013年时,崔俊就跟着谭国西学习白溪瓷釉彩烧制技艺,并在大盛陶艺重建土窑。经过几年的潜心学习,他已经熟练掌握技艺。与老一辈手艺人不同,崔俊经过系统专业知识的培训后更大胆创新,在原技艺基础上进行调整,将上好釉的泥坯直接放入土窑中,以沉香、稻草、荔枝木等为柴,使柴灰落在釉上呈现自然落灰,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经崔俊烧制的白溪瓷釉色多变、层次也更加丰富,白溪瓷釉彩重现浑厚朴实古朴之美,其作品《破朽成金》《国宝天目樽》均获得国家级大奖。2022年,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板芙白溪瓷釉彩烧制技艺入选,崔俊也在2023年被评为板芙白溪瓷釉彩烧制技艺第四代传人。
■“非遗+文旅”
乡村文化焕发新活力
崔俊负责生产、销售全局,其妻谭来辉则在非遗研学板块大展拳脚。
在谭来辉创新工作室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陶瓷制品,一个头戴鲜花的人像陶瓷尤其引人注目,这是她的代表作《芳华》。她希望借助作品,传达出“女性无论在任何年纪,都应该美丽、精彩生活”的寓意。
潇洒的生活态度也体现在她的陶艺生涯上。“从事这份工作很自由并充满了挑战,我喜欢。”谭来辉笑着说,辞掉学校工作后,她就与丈夫一直从事陶艺工作,自工厂开展研学游之后,她又从研发新品一线转而专注于研学游板块。
从2017年开始,大盛陶艺开启陶艺工业研学游,推出手工陶艺制作、拉坯、釉彩、彩绘等系列体验项目。为更好传承陶瓷文化及非遗白溪瓷釉彩技艺,在板芙镇的支持下,近几年他们更是大胆探索,将原本单一的研学游延伸为“非遗+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每年接待游客达到五六万人次,还曾一度获得“广东省特色研学旅游产品”“综合公共服务平台陶艺研学体验中心”等诸多荣誉称号。谭来辉透露,今年深中通道开通之后,他们承接了一个1400多人的大团,是开展研学游以来规模最大的团。
“中国人造陶瓷有4000多年历史,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但却有很多人不了解陶艺。”谈及做研学的初衷,谭来辉坦言,陶瓷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通过制作陶瓷器物,不仅能够了解历史和文化,更能够感受到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延续。此外,在谭来辉看来,陶瓷生产要经过千锤百炼,具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艺术效果,非常考验制作者的心态,她也希望借助陶瓷制作研学的实际操作,锻炼参与者不惧困难的心性。
冬日的暖阳洒在大盛陶艺厂,为屋檐镀上了一层金光。房屋内,一群工人正忙着装修。这里是大盛陶艺正在开发建设的“非遗文化创意园”,预计年后投入使用。根据规划,该园区一期面积50亩,项目建成之后将成为中山特色非遗文创园,也是中山南部规模最大的文创园之一。
板芙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主任黄敏表示,正是有了崔俊夫妇的匠心坚守,沉睡多年的白溪瓷釉彩才能重获“新生”,被更多人熟知,不仅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也推动了乡村文化振兴,为“百千万工程”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