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随后跟着华侨刘健韶的脚步来到北溪社区寮后村,感受这位华侨的桑梓情怀。
走在寮后老街古巷,刘健韶回忆说,她于改革开放初期跟随父亲举家移民到美国。初到异国他乡,父母为了生计在当地艰苦打拼,她们姐弟3人刻苦读书,希望能够站稳脚跟,思乡的感情只能暂时放在心里。辗转几十年光阴,刘健韶在美国成家立业,如今已到了将近退休的年纪。近两年,她每年都抽空回到中山,带着母亲和妹妹、弟弟重走家乡路,也经常抽空到祖国的其他城市旅游,感受祖国的大好山河。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故乡的春节和中秋节,家家户户放鞭炮、拜月光,邻里之间相互分享美食,好不热闹。”时隔多年重返家乡,刘健韶发现,多年后,寮后村的古建筑、古树和古碉楼依然矗立,邻里之间充满人情味。“很多街坊还能喊出我的名字。”
2024年3月,又一次回乡的刘健韶姐弟3人向寮后经联社提出捐资支持寮后乡村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的愿望。经过前期对接,当年9月,姐弟3人在海外向村经联社转账9.7万元人民币,用于建设家乡“四小园”,“四小园”在近日完成验收并开放使用。
来到刘健韶捐资建设的“四小园”中,可以看到,榕树下,许多街坊在此遛娃、闲逛、纳凉。街坊林女士对记者说,这里过去是一片闲置土地,虽然可以通往隔壁的金溪村,但由于长时间缺乏打理,导致杂草丛生,成为了藏污纳垢的卫生黑点,村民只能选择绕路走。经过前期的平整,在热心华侨捐资帮助下,如今这里被打造成家门口的“四小园”。
原本的碎石泥路硬底化后,增设了绿化景观,干净整洁、推窗见绿,深受附近村民的欢迎。“我们寮后的华侨真的很团结很爱乡,在外发展后不忘支持家乡建设。”寮后经联社党支部书记林仲航补充说,结合“百千万工程”提出的“经济强、城乡美、社会治”目标,社区党委目前已经梳理了一批乡村振兴项目,未来还将动员更多华侨参与,继续为农村停车场、“四小园”建设、寮后学校活化等项目持续提供支持。“这样的故事有很多,也会越来越多。”
记者了解到,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南区街道十分注重动员社会力量参与。2024年,南区街道结合市侨联“双联双助”品牌项目,用心用情做好“侨”文章,发挥饮水思源、心怀故里的情怀,联动乡亲、乡贤等热心人士,汇聚侨心侨力,建设了马岭“侨爱路”、马岭社区樟树兜侨文化主题公园、曹边文创园等基础设施,重建、修缮曹边学校、梁杞公祠等重点侨乡建筑,累计筹集资金近240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侨界力量,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本报记者 徐钧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