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月15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在中山发表宣言,公开宣布成立。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珠江三角洲敌后建立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在抗日战争中从几十人发展至近3000人,成为华南敌后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
本报记者 黄靖怡
文艺宣讲活动分为四个篇章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公开宣布成立80周年。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全党全社会学好党史、用好党史,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1月起,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委老干部局、市教育体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文联、市社科联、中山军分区政治工作处联合举行纪念珠江纵队成立80周年系列活动。
本次文艺宣讲活动分为“骁勇善战”“百折不挠”“鱼水情深”“赓续传承”四个篇章,以歌舞、朗诵、情景剧等形式,生动展现了珠江纵队(及其前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的光辉历程。参演人员中,除了来自中山市文化馆群星艺术团、中山市戏剧家协会、中山火炬歌舞团等文艺人才,还有中小学生。特别是珠江纵队革命后代也创作编排了文艺节目参演,他们在舞台上用歌舞、语言和故事,展现革命先辈在战斗中的英勇事迹和大无畏精神,激励市民群众和青少年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为中山的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广泛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每次参加纪念活动,每当来到五桂山,我都有很大感触。”珠江纵队革命后代李武彪的父亲是原抗日民主政权五桂山联乡办事处白企乡乡长李斌,舅舅是原中区纵队挺进粤中主力大队副大队长、原广东军区副政委卢德耀。他表示,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国家建设越来越好,这都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作为后辈,无论身处哪个行业,都要传承好先辈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
“参加活动的时候,我想起了当年父亲的一些情景。”珠江纵队革命后代梁伟炳的父亲梁根,在护送中共中山特派员曾谷和从东江返回中山工作的梁冠时,途中遭遇敌人。他被捕后宁死不屈,严守党和部队的秘密,后被地方党组织营救出狱,被中共珠江地委授予“硬骨头英勇特等交通员”称号。梁伟炳表示,珠江纵队自成立起,队伍规模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先辈们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仍然顽强拼搏,为人民拼来了和平日子。在80年后的今天,通过文艺宣讲的形式带领大家了解革命故事,十分有意义。
中山市青年讲师团成员、中山市司法局桂山公证处副主任刘钰姬观看了演出后深受感动,她说:“第一次看到以这样的形式对红色故事进行宣讲。节目中提到的万般困难压不垮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新时代年轻干部在日常的司法行政工作中要更加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美丽中山的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那段峥嵘岁月,让我意识到要培养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引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中山市五桂山学校思政课教师张若男认为,珠江纵队的历史、五桂山本土红色资源就是思政课上最生动的教学资源。除了通过图片、视频了解革命事迹,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开展手抄报、黑板报等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古氏宗祠等红色阵地,让红色基因不断深植在学生心中。
“我感觉与英雄进行了一次心灵对话。”中山市五桂山学校九年级学生黄语莺说,作为新时代青少年,要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担时代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据悉,纪念珠江纵队成立80周年系列活动接下来还有红色思政课、主题征文、重走红色线路等精彩内容,并通过打造融媒精品,广泛宣传珠江纵队的光荣事迹,传承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