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由中山兴中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山兴中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中能源”)负责建设,总装机容量约达81千瓦。在25年的生命周期内,预计发电量将达到约80万千瓦时,同时能显著减少煤排放量约640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1800吨,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保的三重效益。
据悉,“源网荷储一体化”是以电源、电网、负荷、储能为整体规划的新型电力运行模式。项目运行过程中,通过采用先进的“光储直柔”技术,优化整合园区光伏发电、储能和充电桩等直流负载,实现发电、电网、用电负荷和储能系统有效协同、一体化运行。譬如,光伏发电产生的电力可直接供给储能系统、照明设备、充电桩以及直流空调使用,转换效率极高。与传统交流方案相比,这一方案使得能源综合利用率提升了10%至15%,发电过程更加稳定可靠。
“项目核心在于实施了直流供电技术,通过有效降低交流至直流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显著提升了整体供电效率。此外,通过实施‘柔性用电管理’策略,成功构建了公共电网、分布式光伏、园区储能与建筑用能的智能化协同管理与调控体系。”兴中能源副总经理潘雷说道。
如何实现系统的智能化协同管理与调控?据悉,该项目同步开发了一套光储直柔微电网智慧能源管理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对园区内所有物理能源系统的集成,构建了一个高效的能源管理核心系统。此平台有效克服了“电力孤岛”现象,并对直流微电网内的设备进行了精细化配置,显著降低了建设与运维成本,减少了能源损耗及环境污染,同时实现了显著的环境友好效益。
潘雷还介绍,该项目涵盖了81kWp光伏车棚的建设(其中新建光伏为33.21kW),预计年均发电量约为8万千瓦时。对于园区内的新能源车主而言,源网荷储(直柔)一体化示范站所提供的20kW直流充电桩相较于传统7kW交流充电桩,不仅充电速度更快、更稳定,还能为电动汽车电池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同时,直流充电方式减少了电能转换环节,降低了电缆损耗,从而提高了充电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