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文友亲友小聚,茶余酒后,谈笑风生,我拿出手机随手一拍,留下一个个美好的瞬间,过年的喜乐溢满手机,满屏幕都是春的讯息,手机上的年味很浓很浓。
从除夕早上开始,天南地北的文友们,通过手机发来除夕祝福,年味铺天盖地,瞬间爆屏。他们传来不少当地年俗,或远去有关过年的记忆,或亲历的过年往事,或亲人朋友过年的点滴,或同事同学战友们的过年轶事等等,有文字的,有图片的,都很温暖,充满年味。
春节期间,几乎所有公众号平台都悉数推出了“春节专刊号”,精心编发过年“特辑”,传统纸媒适时选编年味的文稿,端出年味浓情的“网上大餐”,使得“掌上媒体”年味浓郁,春节更为热闹。
在人手一机的时代过年,个个拿着“麦克风”,男女老少“摄影师”,俊男靓女“主持人”,手机一捧便是话筒。打开手机,可留言,可语音,可视频,可拍照,不分白天黑夜。许多手机玩家们,拍摄、录像、剪辑、配音、制作,发抖音,发小视频,还能运用AI技术“偷梁换柱”为己所用,出现“张冠李戴”的以假乱真。如今过年,除了“游”起来、“火”起来、“潮”起来、“嗨”起来、“乐”起来,人间烟仪式的“食”起来外,还有利用手机“动”起来。这个动即是互动,包含了所有汉字表述的形容词,“食、游、火、潮、嗨、乐”把年味的魅力与活力更直观地迸发出来。当传统的中国年跟时尚的AI融合碰撞,中国年眨眼便有了新的年味,机器人亮相春晚,DeepSeek激战83小时成功阻击黑客攻击,一亮一阻展示的是创新的实力,全球AI有望进入中国新纪元,智慧的反向输出震撼全球。
相聚是最好的年味,也是人们始终坚守的年文化的诺言。“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句最典型的东方大实话,从另一个层面解读出农耕时代的无奈,然而今天不一样了,因为有了手机,它成了联通全球、互联五洲、融贯八方的媒介,把过年的味儿尽情地展现到人们面前,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成为链接亲情、友情、爱情的纽带,增进感情和友谊的桥梁。在古老且传统的过年习俗中,又多了一个手机上开开心心过的大年,手机里同样有年味。对于那些因为特别工作岗位和特殊情况而不能回家过年的人们来说,手机成了最有年味浓情的工具。
一位老友发出感叹道:满满的年味都快要溢出手机屏幕了!是的,从热气腾腾的年节美食,到红彤彤的新春对联,无一不是年味十足;一件小小饰品,一朵迎春鲜花,一挂小鞭喜炮,一幅年画中堂,一套新衣鞋帽……哪一样不为年味增分;过年好!新年快乐!迎春接福!恭喜发财!风调雨顺!民富国强!哪一句不饱含编发者过年的美好祝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今年的春节与立春相差五天,“两春”都代表着新的开端。春节是我国历法意义上的“岁始”,立春则是中华季节意义上的“岁始”,主题都是迎春,前者以人文节日的形式浪漫迎春,后者以自然节气的方式迎春。所以,春天是中国人心中喜气洋洋的季节,春节把整个年推向高潮,也捧出无与伦比的“年味大餐”。
辞旧迎新春节乐,大屏小幕年味浓。当古老的东方佳节,跟现代的手机相逢,过年便多了更多妙趣横生的乐子,增添了无尽思情恋旧的年味,手机里的年味让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