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回师范学校参加100周年校庆之际,我顺便拜访了当年的班长群同学。
群同学居住的,是学校附近一个环境比较优美的小区。尽管是隆冬季节,小区内却感到安静和温暖。群的丈夫刘老师见到我就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刘老师在我们读师范毕业班那年刚大学毕业分配到顺师任教,也算得上我们的老师。
我们在客厅一边喝茶,群一边谈起了她以往的岁月。群1983年在师范毕业后,便留校任教汉语课程。在学校任教10年后,便调到机关工作,一直到退休。
群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当我问她有没有过什么远大理想的时候,他说道:没有的。我只希望有一个普通的职业,做一个家庭主妇,相夫教子,带好一头家,我就满足了。群常说,人要知足常乐,这大概就是她的人生信条吧。几十年来,群的确是这样做的,也做到了。有一个安稳的职业;有一个成才的儿子,有一个贤惠的儿媳,有一个可爱的小孙子。如今她和丈夫都已退休了,正是含饴弄孙的时候;可谓儿孙满堂,其乐融融。
听完群简单而直接的叙述,我觉得她挺幸福的。我不禁想起了临毕业时课堂上的一幕:班主任胡老师让同学们用一张纸写上自己的理想,然后他在班上一一读出来,当他念到“我的理想是,找个好对象,建立一个美好温馨的小家庭”时,教室里顿时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带有一种小资情调的理想。而几十年后,当我们看清了人世的真相再来看这句话,会被感动得掉下泪来,这是一个多么真实的美好愿望啊!
探访完群同学的家,附近的凤同学正好开车来接我们一同回师范学校看看。当我们在校园流连时,遇到不少学生,他们惊喜地过来问候群同学并和她合照。
走出校门的时候,群和凤说,校门口的这两棵木棉树,我们在校时就有的呢。我抬头望去,这两棵木棉树比四层楼还高。我们站在树下,人显得那么渺小。那天的风不冷却特别的浩荡,木棉树的叶子被吹得哗哗响,还不时有叶子飘落下来,我们的头发也被吹得飘起来了。
此时此刻,我恍然觉得,人似乎融化成一棵树。我望着高大的木棉树,想到人和树是多么的相似。这棵木棉树在这里默默地生长了半个多世纪,从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在漫长的岁月里,她感受到阳光灿烂的美好,也体验到风雨交加中的自豪。在木棉花盛放的三月,她吸引过多少人的眼球;在棉絮飘飞的六月,她也有着飘送种子的幸福。在美好的大自然里,做一棵树是幸福的。
同样,我们在年少时,有成长的快乐;我们在年轻时,有花前月下的牵手,感受爱情的美好:在成家立业后,我们体会到工作的意义,抚养子女的快乐;人到中年后,还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这时上有老下有小,我们辛苦而充实。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我们体验到了人生各个阶段的美好。而我们也就在这岁月静好中慢慢老去,这,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人的一生不容易,几十年能有一个安稳的职业,爱情和家庭没有遭受过挫折和伤痛,身体没有大恙,居有定所,这已经是一个奇迹。胸怀远大理想,立志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固然令人敬佩;然而,能够安安稳稳地过一生,不也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吗?
我们在离开学校时,就在校门口拍了一张照片。群的背后,是那两棵参天的木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