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市级招聘活动会场设在位于东区街道起湾道旁的沙岗墟内广场,76家企业携3200余个岗位需求前来设摊,吸引近2500人次求职应聘。南朗、古镇、黄圃、三角等多个镇街同步开展招聘会,并全面铺开全市线上招聘活动,共计提供岗位需求超3万个。接下来,全市各镇街将陆续、轮番举办招聘活动,做到“日日有服务、周周有招聘”,奋力冲刺“开门红”。
本报记者 江慎诺
通讯员 林葳 陈春涛
■企业赶订单
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岗位不断释放
下午4点,市级招聘活动会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求职者们在不同的招聘摊位前驻足,仔细了解企业的招聘要求、岗位需求、薪资待遇等信息。
“希望找到一个编程类的工作,在中山稳定下来。”来自山西省的26岁小伙姚磊,在新一年决定为爱奔赴,到中山扎根,和女朋友一起创造幸福生活。他此前是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前不久通过了古镇一所学校的面试,但他更希望从事编程行业相关工作,在当天招聘会上又参与了两三家企业的面试。
记者在现场看到,摊位分为新能源企业、新能源与电子信息企业、光学光电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多个专区,岗位涉及技能技术、工程研发、网络营销、外贸商务等不同领域,同时还设有技能培训、工伤预防、人社政策等摊位。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本次招聘会共有76家企业现场直招,带来3200多个岗位,其中技术研发、智能制造类岗位占比超40%,月薪过万岗位占比25%。
继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后,在中山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当日,总投资约340亿元的144个重大项目集中动工。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随着新投资项目落地,工改、技改企业逐步投产,据监测,2025年2月,中山企业用工需求同比上升28.91%。眼下,中山正以“起步就冲刺”的精气神,奋力跑出“开门红”的“加速度”。
企业对人才的渴求,从招聘会上拿出的岗位得以窥见。当天,金尚智能电气公司开出超2万元的月薪招揽技术与管理人才。该公司人事专员宋鹤兵表示:“目前订单同比提升30%,生产线已经排到今年国庆了。最近我们新招了员工100余人,还准备通过人社部门的见习生就业基地政策服务,加紧储备干部和技术骨干。”据悉,该企业为增资扩产投建的金尚产业园,预计今年5月正式投产,将进一步扩大就业容量,释放不少技能技术岗位。
广东香山衡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当天带来结构工程师、电气自动化工程师等近10个岗位。“由于订单不断增加,我们对生产员工的需求也随之增长,目前需求200人。”该企业人事专员谢培表示,目前他们企业正通过积极参加市组织的招聘活动,以及自发开展线上线下招聘、员工内部推荐等方式全力保障用工需求。她透露,企业给生产员工的薪资为5000至8000元,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薪资为1.5万至3万元不等。
■打造就业新场景
为广大务工人员端上“就业大餐”
市级招聘活动会场还设置“妈妈岗”、新业态职业赋能等专区,提供弹性工作、灵活就业岗位需求上千个,吸引不少求职者关注。同时,全市各镇街通过“夜市+招聘”“美食+招聘”“商圈+招聘”等多元化招聘形式,以城市“烟火气”为就业服务“聚人气”,将就业岗位、技能培训更快地“送”到离老百姓更近的地方。
记者留意到,技能培训专区面向求职者,就地开展了网约车等新业态技能培训课程。导师现场模拟接单系统、场景演示安全驾驶操作等技能培训,同时将政策解读、职业规划等嵌入招聘服务,为新业态劳动者量身定制“求职处方”。通过“岗位需求+技能培训+就业推荐”为组合的全链条服务,中山切实保障劳动者就业有岗位、务工有技能、增收可持续。
通过社区服务中心的“10分钟就业服务圈”了解到招聘会和培训信息的葛勇军是河南人,他在现场参加了新业态技能培训课程。“免费的技能培训课很实用!考了平台金牌司机认证,就可以接到更多优质订单,收入更高。”葛勇军说,他从事网约车工作,收入比之前高了一倍,现在每月收入稳定在七八千元及以上,并且工作时间弹性,可以接送孩子上下学。他笑着表示,“希望新一年多赚点钱,买个房子,在中山落户!”记者从东区创客汽车了解到,技能提升后,根据出车服务及时长排名,平台会为王牌司机给予每月1000元补贴。
■政策红利叠加
全市企业返岗率近9成
年初,中山市人社部门出台“稳岗六条”,推出发放新招员工新春礼包、给予返乡返岗交通补贴、开展公益培训“送技”行动等举措,用“更实”的举措助力企业稳岗扩岗。其中,返岗交通补贴按包车费用50%给予企业补贴,最高可补贴5万元。据统计,目前中山已有约60台包车“点对点”接返近3000名返岗及新招人员。值得一提的是,在一系列措施、政策红利叠加下,根据监测,目前全市企业员工返岗率近9成。
早在大年初四,全市重点企业就已陆续复工达产,中山还组织全省首趟返岗专车,接返新进技能人才超200人,以“起步即冲刺”的姿态,保障企业用工赶订单、忙生产。“我们持续实施重点企业缺工快速响应机制,精准输送企业所需人才。第一季度将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40多场,预计参会企业达9400家次,提供岗位约15万个。”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目前,中山已开设赴外跨省跨市“送岗”专线11条,不断前往广西、湖南以及茂名、阳江等地开展劳务协作、送技能等活动,开展订单项目或班次培养技能技术人才,源源不断地壮大人才“蓄水池”。